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全国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再创发展新优势 为农 务农 姓农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系统累计实现销售额18483.2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县及县以下销售13752.2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全系统销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4.4%。服务“三农”,供销社再次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不渝坚持的方向。”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王侠表示,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就是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总体要求,创新流通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让供销合作社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多做贡献。

  创新流通方式——

  实体、电商两手抓,打造“网上供销社”

  7月的江南骄阳似火。在浙江衢州衢江区高家镇划船塘村村口的小卖部里,气氛同样火热:几个村民正围着一台电脑,热烈讨论着。他们正在网上购买衬衣。商店门口,亮橙色的“乡村淘”标志格外醒目。

  “以前,咱乡下人既不会网购,也不敢网购,快递进不了村,好不容易托人买点东西取件还得上镇上,很麻烦。现在,村里的小卖店升级为‘乡村淘’,摆上了电脑,还免费为村民收邮包,让我们村里人也享受到了网购的便利。” 40岁的村民鲍其芳说。

  “乡村淘”是衢州市供销合作社建立的网络服务品牌,目前已经发展110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月均交易额超过了5000元。除了帮助农民上网买商品,服务站点还提供代缴杂费、代收代发快递等便民业务。

  商品流通是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如何干好“老本行”,是供销合作社在改革中面临的“第一关”。《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这为供销合作社流通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

  顺应时代,勇立潮头。今年5月,全国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内14家企业,发起成立中国供销电子商务发展联盟,构建全国性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网上供销社”。上半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达到1074家,比上年度增加165家,全系统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82.8亿元。

  一手抓电子商务,一手抓实体网络。河北、上海、山东等供销社利用社区网点多、网络全等优势,积极开展农产品直销、日用消费品送货上门等服务,努力缓解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拓展服务领域——

  瞄准农民新需求,构建服务新平台

  5月,山东持续晴热少雨,不少农民都担心可能影响收成。然而,在省城打工的临沂河东区八湖镇村民胡广英却不担心:“俺已经把耕地托付给了供销社,播种、浇水、收获都有人管。如今种庄稼,省心多了。”

  服务“三农”,迎难而上。《决定》提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要“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农民生产生活,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土地托管风生水起。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山东、湖南、重庆、四川等地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系统已经托管土地上千万亩,越来越多农民走上了“轻松”致富路。

  金融合作如火如荼。河北供销合作社坚持“合作金融、普惠三农”原则,创建以资金互助、信用担保、合作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如今,全省已有20多个县(市)社开展了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为2万多社员的生产生活提供资金超过1.3亿元。一个“基层有合作金融超市、省级有合作金融龙头”的合作金融体系新格局逐步形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数据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