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看得见,推广不费力——专业化让技术模式“落进地”
稳定小麦生产,必须突出优势区域。“冀鲁豫苏皖5省小麦产量占全国的76%,也就是说百姓餐桌上每4个馒头中就有3个来自这5个省。”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抓好小麦生产,重点是抓好黄淮海5省。从去年秋播开始,农业部在黄淮海麦区开展小麦高产高效模式攻关,进一步提升小麦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
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到种粮大户、合作社的适度规模化,效益的提升显而易见。河北省深州市王家井镇西李秋村仁中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仁中说:“我们集中管理的4000亩土地,3天就能完成收小麦到种玉米的活。”效率为啥这么高?合作社将2台联合收割机、8台拖拉机、1台秸秆粉碎机、1台深松机、2台旋耕机、2台播种机搭配成套,一套机器一天作业130亩,12套机械3天就能搞定4000亩地。
组织方式的创新将碎片化的资源整合起来,但效益能否真提高,还要看服务能否跟得上。江苏省射阳县探索实践联耕联种,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起来,实现有组织的连片种植,做到“增面积、降农本,促还田、添地力,提单产、升效益”。“赤霉病防治打准了时间、用对了药种、用足了药量,稳稳的又是一个丰收年。”推进地之一的射阳县四明镇新南村书记刘景华说。今年射阳县派出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到该村驻点服务,协助组织本村农民成立两个统防统治服务队,科学高效地完成了小麦赤霉病防治。
科技增效是根本,但要让先进技术“落进地”“不走样”,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尤为关键。“农场3000多亩地已全部建成了高标准粮田,不丰收都不中!”河南省社旗县唐庄乡邢庄村的盛康家庭农场主戚秋阳对丰收信心满满。“小麦成熟后用大型联合收割机作业,要求每小时作业8亩以上,收割损失率小于3%。”齐河县制定的社会化服务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从良种供应、耕地施肥、统防统治到收获代储甚至金融保险、农民培训,对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管理提出了量化标准,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公司的服务有章可循。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7-01/6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