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夏粮的主体是小麦,在三大主粮中,小麦的比较效益是最低的。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曾算过一笔账:近几年,小麦每亩纯收益100多元,比玉米低100元左右,比水稻低接近200元。尤其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上抬而价格“天花板”下压的背景下,比较效益低成为小麦稳定增产的“暗礁”。粮食连年丰,效益如何增?广大农业工作者和亿万农民花心血,洒汗水,在火热的“三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打药更少了,效果更好了——“虫口夺粮”细算成本账
受去年暖冬天气影响,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早、面积大、基数高、扩展快,重发势头强,是夏粮再夺丰收的严重威胁因素。尤其是4月中下旬江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雨水偏多,赤霉病、白粉病发生流行风险大。往年为了“虫口夺粮”,常常是不计成本,这一情况在今年有了改变。
在病虫害防治中,人工成本占大头,对农民来说,少打一次药,就意味着少花一份钱。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团队研发了NAU-1等一系列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今年已经是第二年采用NAU-1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了。“有7亩多地采用了NAU类制剂,只要适当的剂量,防治一次便能达到效果。”农科所研究员宋益民解释说,所谓的适当剂量,是指每亩有效量在8-12克,而用常规药多菌灵每次需要50克药,打2-3次才能完全防住。
即使是同样的防治药剂,从一家一户一台喷雾器到集中连片统防统治,防治效果和效益也有大幅提升。今年,山东省小麦病虫统防统治面积2200多万亩,占小麦病虫防治总面积的40%以上,并且根据小麦生产规模、生育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药机械,优化配置,形成地面高效施药机械与飞机航化作业相结合的立体防控格局。在小麦“一喷三防”中,山东省齐河县实行了“有人机打面、无人机拔点、风送式喷雾机扫边”的作业模式。齐河县华店镇后拐村种粮大户赵金城说:“药都是按亩用量统一配发,加上飞机统一防治,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药也没用完。”
为了提升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安徽省天长市将小麦赤霉病防治面积与效果作为全市良种良法配套1100万元奖补资金发放的主要考核指标。“除了收取服务费,合作社只要出具与服务对象签订的合同,防治效果经过验收后,每亩地还可以得到10元的奖补费。”安徽省天长市益民村植保合作社理事长翁基龙说。
少浇几遍水,多打优质麦——结构调整让农民“我要种”粮食丰收,面积是基础。据农业部调度,今年夏粮面积稳中略增,预计达到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小麦种植面积能不能稳定,农民主要看比较效益。自2007年以来,小麦最低收购价从每斤0.72元一路提高到2014年的每斤1.18元,托市收购一直是粮食增产又增效的政策底线,但随着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市场化,在提高小麦种植效益方面,市场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提质才能增效。在三大主粮中,小麦是唯一连续11年增产的品种,为何进口量也不少?据了解,随着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对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需求增加,连年增加的小麦进口量不仅抢占了国内市场,而且打压了小麦价格。因此,优化品种结构,扩种需求增量较大的强筋小麦品种,成为今年夏粮生产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效果怎么样?据农业部统计,今年强筋小麦面积比例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340万亩强筋小麦供给。
“以前犁地、耙地、灭茬等一套复杂程序之后才能播种,有了播种机,犁地以后就能直接播种。”河南滑县白道口镇黄村种粮大户于同勤今年种了280亩地,提到新式播种机带来的效益,他赞不绝口。
增产才能增效。据夏粮主产省反映,今年小麦群体充足、个体健壮,特别是旱地麦长势明显好于往年。山西省1000多万亩小麦,60%是旱地,旱地小麦增产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省夏粮产量。今年,山西省在运城、临汾、晋城等9个县(市、区)的15万亩旱地麦田和扩浇田推广实施了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实施地之一的泽州县农委技术员张红亮说:“测产下来,探墒沟播试验田一亩能打900多斤小麦,地膜覆盖则是800多斤一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7-01/6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