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为中国农业的“资本时代”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总体上,我国农户土地流转存在时间分布差异,由改革开放时的规模较小到规模逐渐增大;在宏观时空尺度上,呈现出从东部、中部向西部扩散特点;微观尺度上,呈现出由城乡接合带向近城镇中心农业区、远郊农业区和传统农业区逐步扩散态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要素流转市场,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与有效配置?这是本文立足于传统农业村的视角、结合土桥村调研情况分析将要回答的问题。
一、土桥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土桥村位于永兴县县城西部,距县城40公里,行政面积2.4平方公里,共有四个自然村——土桥村、石街村、安东村、罗岭村,17个村民小组。村里共有2000人,农户486户,其中非农业户30户,农业人口800人,劳动力资源数800人。共有耕地面积700亩(水田490亩、旱地210亩),林地38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烟叶、红薯、花生、油菜。单季稻的种植面积为100亩,双季稻的种植面积为300亩(包括烟叶)。主要农作物产量约每年1000万。土地流转之前,粮食作物占整个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是个最为普通、典型的传统农业村。
农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土桥村的耕地本就不甚广阔,再加上粮经结构严重失调,传统的水稻、红薯等粮食作物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水稻种植面积大,占总耕地面积的2/3 以上,是绝大多数农户赖以生存的支柱。土地流转前,烟叶、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的总种植面积还不到100亩。重粮轻经、产业结构失衡,是该村经济整体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利设施建设陈旧、落后。四个自然村中,只有两个自然村通了自来水。村里无蓄水池,仅有几口山塘和一口深水井,农业用水主要靠从油麻村流下来的溪水解决。全村绝大部分人畜饮水都靠村民自己打土井解决,遭遇旱年便无法保障。全村没有灌溉设施,无水浇地,种地靠天吃饭,直接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村里无任何商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仅有一个2010年开设的采石厂,企业产值约七八百万,共有员工30人,缴税3万—4万一年,影响带动农户就业约30户。土地流转之前,该村村民总收入约为每年145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每年7290元,其中65%来自于土地产出,二、三产业几乎是空白,外出务工的收入约占30%,其他收入约占5%。
青壮年劳力流失严重。土桥村约有劳动力800人,其中青壮年劳力650人,而这650人中就有400人常年在外务工。青壮年整体外出务工的冲击,致使青年农民农业技能丧失,优势产业难以为继。村里中坚力量的流散,使经济社会乡土创业空白,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2、实际土地流转情况
土桥村于2012年10月开始进行土地流转,农民将分配的耕地统一流转给村里成立的土桥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流转耕地700亩。再由合作社将绝大部分耕地流转给外地的种植大户,少部分流转给本村的种植大户,合同5年一签。耕地是以出租的形式流转出去的,流转费100元/亩。而林地3800亩中因有800亩是组里集体用地没有流转出去,剩余的3000亩于2012年全部流转承包给了湖南中联天地茶油开发公司,承包期限为42年。林地流转费18元/亩,5年一付。土地流转的合同里没有体现流转的位置,但有说明土地流转的面积、价格、支付方式、年限、双方权利义务、违约金、解决争议的方式。政府针对土地流转还有财政补贴,每亩土地政府补贴20元,其中一半归农民所有,一半纳入村合作社,作为集体资金。
土地流转后,村里开始大规模地种植烤烟,预计到2014年种植面积将会发展到300亩。土地流转之后,全村绝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截至2013年底,村里共翻耕耕地260亩,兴修了2条水利主渠道(合计1400米);修建主要耕地的机耕道路(共7公里,花费17万),覆盖耕地面积的80%,充分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二、土桥村土地流转的调查结果分析
1、农民种田积极性普遍偏低
大部分研究都把农民的恋土情结作为农户流转土地的主要因素。可本文基于土桥村的实地调研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劳动时间投入不均匀的性质,在农忙季节,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而在非农忙季节,农户的工作相对轻松。再加上该村水利条件所限,大部分土地只能种植单季稻。因此在土地流转之前,大部分农户尤其是有充足劳动力的农户选择在农闲时在附近县城打工兼业。农户大量外出使得原本完全依靠人力密集投入的农田粮食生产劳力不足,不得不对农业生产采取粗放经营模式,部分土地甚至因此抛荒。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1-26/6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