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桃源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442平方公里,耕地133.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我们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的理念,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工作来抓。2014年,全县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25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2%,较去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新增流转面积9.37万亩;参与土地流转7.9万农户,占承包户数33%,土地流转大户1260户,实现规模经营面积15.86万亩。经营规模大幅提升,农业集约发展提速,农业经济发展提质,主要得益于“四个流转”:

  一、搭建服务体系,支持土地流转。以优质的服务、畅通的渠道、良好的环境,保证土地合法有序流转。

  一是健全服务机构。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按“县建中心,乡镇建所,村居建站”的模式,指导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既各负其责,又联动配合,实行统一集中办理。着重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业务指导、政策宣传、政策咨询、价格评估、信息管理等工作,对产业大户、家庭农场进行资格审核认定,做到“四有”,即有管理系统、办公场所、专职人员、专项经费。

  二是出台激励政策。专项列支经费150万元,由农村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集中验收,根据书面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面积对乡镇给予相应资金支持,调动乡镇积极性,发挥引导、协调功能。同时,对流转耕地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按流转规模分别奖补1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对入社农户达到1000户、流转耕地达到1万亩或自身租赁耕地达到1000亩的专业合作组织奖励1万元,鼓励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土地流转推进的强大动力。

  三是优化流转环境。按照“扩大流转规模、健全服务体系,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流转效益”的总要求,制定出台了《桃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方案》,逐一与乡镇签订责任状,纳入全年绩效考核,提供积极的政务环境。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产城融合的抓手,推动产业发展,解决农民进城就业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可按规定自主选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加快农村人口到城镇的转移集聚,促使农民自愿流转土地。

  二、抓准工作举措,引导土地流转。突出“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广泛深入引导,变“要我流转”为“我要流转”。

  一是扭转群众观念。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健全养老、医疗、低保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民土地流转后的生活问题,弱化“恋土”情结。目前,全县合住院实际补偿率为65%,其中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实际水平达75%,较好地保障了农村医疗水平。同时,组织专家长期“坐诊”,耐心讲解土地承包权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卸下农民心中土地流转出去就失地的顾虑。

  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全年组织了两批农村土地流转系列培训,分7期1800多人次对全县乡镇长、土地流转服务所工作人、土地流转经纪人和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法人进行专业辅导,改变土地流转只是农户和经营者自己事情的错误认识,深刻理解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的政策及法律,系统学习土地流转工作程序和流转合同签订程序。

  三是创新流转方式。全面实行委托流转,坚持以流向种植大户为主,由农户自愿将土地委托村组织统一流转给产业大户“代耕”,消除因土地平整困难等原因而导致的抛荒;大力推行引导流转,逐步提高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比重;合理运用季节性流转,根据产业订单需要,充分发挥土地流转价值。其中,以租赁方式流转土地新增12.4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3.41%;枫树乡、三阳港镇、浯溪河乡、双溪口乡等4个乡镇租赁流转土地达80%以上。

  三、依托示范效应,带动土地流转。坚持以典型活全局,以市场促流动,营造流转氛围,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发挥标杆作用。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地位,吸引种养能手,扩大规模效应。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7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30家。特别是湖南省银木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模式,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吸纳周边农用地,广建棉花水稻基地,带动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争先效仿,合作社标准化基地新增规模达到全县农业生产规模10%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水稻 枫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