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合作股份”破解“空壳村”发展难题


 

  近日,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镇安德村,村党总支书记张文海站在村养殖基地的院子里,指着300多头肥壮的大耳黄羊自豪地对记者说:“多年来,我们村集体的收入基本为零,2013年底,在省委组织部的支持下,我们用上级帮助争取的产业扶持资金30万元入股,与村里养殖大户和农户共同出资105万元,建起了现代化的大耳黄羊养殖基地,现在基地的价值已达到400多万元,村集体得到了两万多元的分红,实现了安德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入股的村民也得到了可观的分红,是‘合作股份’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安德村的新变化是云南省开展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工作以来的一个缩影。

  村集体、种养大户、农户共同出资变“直接投入”为“合作股份”

  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云南,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云南省涉及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和云南藏区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共91个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多年来,云南省广大农村基层存在这样一个窘境,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全省村集体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有一半多,占全省比例的55%,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60%。

  村集体经济应该如何发展?怎样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如何解决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现状?2013年初,云南在全省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中,省委组织部为联系点楚雄州武定县插甸镇的每个村争取了30万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如何发挥好这些项目资金的效用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萌发了强基惠农“合作股份”这个想法,创造性地提出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的工作思路。

  在云南省委组织部指导下,安德村以3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出资、种养大户出资、其他农户出资三种方式相结合设立安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耳黄羊养殖基地,变过去的“直接投入”为现在的“股份合作”。

  2013年底,在插甸试点的基础上,云南省委组织部与省财政厅等8个部门联合下文,要求省、市、县各级组织、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工商、扶贫等部门分别选择1个村委会做试点,明确了股份来源、入股对象、合作形式、运行机制,迈出了强基惠农“合作股份”探索性的一步。

  “合作股份”让村集体有了长期收益

  洁净的水泥路连着家家户户,路两旁还装上了路灯,宽敞的文体活动室墙上挂满了各种乐器,这是武定县狮山镇狮山村现在的面貌。

  “我们村委会每年给村里1255位村民购买农村合作医疗费、农村大病保险、养老保险,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领补助金。这是合作股份获得收益带来的直接好处,以前村里没有钱,党组织为村民办事有心无力,通过开展合作股份工作,解决了村集体‘无钱办事’问题。”狮山村党总支书记绍建激动地对记者说。

  去年底以来,狮山村整合利用村内资金、资源、资产,利用积累下来的95万元村集体资金作为“合作股份”的股本,通过“村委会+公司”模式,成立综合开发服务公司,将原来属于村委会经营的27家农家乐和4家矿泉水厂纳入综合开发服务公司管理,承包给村民和个体户经营,给村集体带来了200多万元的收入,年底打算拿出100多万元分给村民,每人可分800元。

  随着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工作的顺利推进,云南16个州、市成立了以州、市委组织部牵头的领导机构,制订了实施工作方案。其中,红河州共协调786万元作为“股本”投入到46个村展开“合作股份”,大理州12个县、市把每年安排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100万元作为专项财政资金,保山市龙陵县、腾冲县分别从县级财政投入150万成立“红色基金”,武定县将“合作股份”与“红色信贷”、“红色农场”结合起来一并探索……云南找到了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一条有效途径。

  云南省委组织部与省农村信用联社收集并调研了各地需求情况,结合州市组织部门意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制订了2014年发放“红色信贷”10亿元的计划任务。目前,全省16个州、市全部开办“红色信贷”业务,已累计发放“红色信贷”4.66亿元,共计扶持农村6863名党员群众创业致富,人均增收约1.5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基地 石漠化 相结合 林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