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民生是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改革促民生事业发展


  其次,近年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持续下降。2005年非农就业弹性系数是0.46;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降至0.40、0.34和0.29。就业市场中竞争能力相对较低的人群,如部分年龄较大、文化和技能偏低的城镇劳动力和农民工等,特别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另外,大学毕业生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供过于求以及就业质量和就业公平问题突出。同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

  再次,财政性卫生投入不足,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分担比例仍然过高。目前,国家财政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左右,这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个人的医疗卫生负担仍然过重。

  还有,城乡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割裂,体系庞杂,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不高,费率不同,待遇不一。城乡之间、城镇不同群体之间差距过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严重滞后,保障待遇较低,覆盖面不全。

  此外,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实际执行不力。住房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窄,保障性住房供应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贫困人口数量规模依然庞大。

  加大财政投入比例和政绩考核力度是关键

  据贡森分析,我国社会政策体系不完善,社会体制的一些“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原因:一是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没有体现更加重视公平的基本原则。二是财政投入不足。三是现行财税体制对社会建设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四是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民生指标比重偏低。

  “多数民生指标缺乏明确的量化考核标准,对地方政府难以形成硬性约束,导致民生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落实难、考核难、问责难、兑现难。”贡森对本报记者说。

  王列军认为,“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有所区别,有些不能过度市场化。”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的最终方向是让百姓满意,增加社会和谐度,让人人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竹立家建议,下一步要依法推进改革,对教育经费的支出要统一纳入国家公共财政预算,应以中央支出为主,不要让县级占大头,中央占小头,中央与省一级要多承担一些责任。

  关于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比例,王列军也表示赞同。他说,在筹资方面,中央对教育、医疗承担的责任还不是很大,70%—80%由省级及以下的政府承担,地方负担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王列军告诉记者,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优势就是推动能力较强。比如,养老、医疗保险在10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这是别的国家做不到的。但是,在制度建设、管理等方面能力偏弱。另外,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的公平性较差。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我们以人群来划分,把社保、医疗分不同人群进行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规部门保障较好,弱势群体保障较差。

  在王列军看来,分人群并非绝对不好,关键是待遇标准要统一。德国和日本社会保障也是分职业组织的,但其待遇标准是基本一致的。而我国在待遇标准方面差别较大,公务员等人群保障水平较高,与国外差别不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还比较低。

  因此,他建议,今后一个时期,要以“稳步扩大支出,尽快覆盖全民,着力均等机会,努力缩小差距,切实提高效率”为基本政策方向,坚持“公平优先,普惠均等;保基本,可持续;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基本原则,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群体 劳动力市场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