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民生是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改革促民生事业发展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是党和国家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也是全体人民所期盼的福祉。

  近20年来,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热点领域的改革持续推进,纵观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与变迁,不难发现,我们所期待的“五有”改革目标日渐实现。未来如何让百姓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

  改革促民生事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列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20年来,我国通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二是政府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三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教育方面,义务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真正实现了普及和免费的教育;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历史跨越,规模持续扩大,类型趋于多样;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能力建设全面加强,资助体系日益完善。

  就业方面,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计划经济框架下由政府主导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改革为以企业和用人单位为主导的符合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的新型就业制度。健全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在医疗、社会保障方面,首先是医疗服务和药品供给迅速扩大,医药技术明显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微观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国民的就医条件大大改善,并初步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其次是社会养老保险,首先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建立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外,还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进行改革和探索,建立起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以及城市和农村的低保制度。通过一系列改革,初步形成了现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构成的养老保障制度框架。

  住房保障方面,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同时,还推行经济适用房政策,建立起廉租房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困难。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一是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大幅提高。二是高等教育人数大幅度增加,每年有700多万的大学生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促进作用。

  依然存在社会不公问题

  “近20年来,我国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一些新问题也伴随着改革而催生,特别是社会公平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河北省浙江商会秘书长、河北浙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千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说,我国民生事业变化巨大,但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教育公平问题,政府一直想解决,但一直解决不了,它涉及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固有体制的阻力、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师资力量的悬殊等。

  对此,竹立家表示认同。他说,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确实还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不平等。

  在竹立家看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体现在体制与机制上:城乡不平等、教育水平不均等。

  “人们对教育感受意见较大的是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均等、对老少边穷地区教育财政支持不够。还有,医疗全覆盖,均等化也不够,不同人群享受水平不一样。未来,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要让每个公民均等享受。”竹立家说。

  竹立家认为,民生工作主要方向就是增加就业,只有就业充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和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贡森看来,现行社会政策体系存在着制度碎片化、落实难、不公平的现象,以及财政投入不足和监督评估不力的问题。

  他以“十一五”发展情况为例,作了几方面总结:首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免费,近年来我国教育的筹资公平性有所改善,但是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此外,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难、高等教育质量偏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群体 劳动力市场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