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白羽肉鸡产业的“发展瓶颈”


  同时,我国商品肉鸡饲养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劳动效率低。没有自动给料系统的饲养户,人均饲养量不到10000只;有自动给料,给水设备的大型养殖场,由于设备故障率高,人均饲养量超过20000只的也不多,而欧美每人每天可管理四栋12×150m的商品肉鸡鸡舍,平均每人每天可饲养肉鸡12万只以上。一个产业决定其劳动力价格的只有劳动生产率这个根本性因素。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财富价值就越高,因此劳动者的收入也就越高。劳动力价格越高,企业采用机械化及自动化设备的积极性就越高。相反,如果一个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很低,那么其劳动力价格就非常低。劳动力价格很低,企业也就没有采用机械化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动力,这样就会导致该产业劳动者收入长期在低位徘徊的局面,因此引发养殖行业招工难的问题日益加剧。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消失。在面对如何降低用工成本的问题时,很多大企业都选择依靠设备自动化,在整个肉鸡产业中,实行“人养设备,设备养鸡,鸡养人”的理念也必定是大势所趋。

  三 商品肉鸡生产性能低

  在肉鸡产业链中,商品肉鸡饲养是现代肉鸡生产体系的主体和基石,创造的产值最多。商品肉鸡的性能反映着整个肉鸡生产体系的效率。肉鸡育种取得的进展,通过曾祖代、祖代、父母代,最后传递到上百万倍数目的肉鸡上得以体现。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商品肉鸡生产性能无论是增重速度、成活率,还是饲料转化效率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就成活率单个指标看,2012年调查全国23家大型一条龙企业全年平均成活率为89.3%,欧美国家商品肉鸡饲养到42天成活率为96%~97%。我们商品肉鸡饲养还停留在怎么把鸡养活的层面上,出现这种局面,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疾病的因素,正如上文提到的,由于我们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造成种鸡、肉鸡疾病频发。种鸡感染垂直传播疾病,如支原体、沙门氏菌或病毒病都会直接影响鸡苗质量,造成商品肉鸡早期死亡高,后期引发呼吸道病等,使得商品肉鸡难养。肉鸡饲养过程中感染禽流感(H9),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IB)等病毒病,直接导致肉鸡生产性能低下。第二,技术方面,首先对鸡舍环境控制技术理解不深,特别是对最小通风量的掌握不到位,这是为什么冬春季节总是养不好鸡,而夏秋季节肉鸡的生产成绩不错原因。当然,冬天养不好鸡还有鸡舍建筑,供暖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在肉鸡营养需要方面,我国基本上直接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内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大型企业都缺乏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更有甚者,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中,个别龙头企业故意将饲料能量降低,延长农户饲养期,增加农户的饲料消耗,影响了农户的饲养成绩。

  第三,管理不力:客观上由于肉鸡场多且分散,不容易管理。最近几年家禽企业基层员工流失率高,普遍出现招工难现象。因而员工素质低,培训不到位。养殖过程中免疫是关键环节,例如活苗点眼、油苗注射是否部位准确,饮水免疫操作是否到位。都关系到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正常发挥。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企业比较重视对种鸡的管理,认为饲养种鸡的技术高,而商品肉鸡的技术含量低,因此对商品肉鸡的管理则比较放松,结果造成对肉鸡场缺乏足够的监管,肉鸡生产性能差。

  如果我国肉鸡性能达到欧、美国家的生产水平,我国鸡肉产量将至少增加15%,饲料消耗减少10%以上。因此,商品肉鸡生产性能低已成为影响我国肉鸡产业的主要瓶颈之一。

  四 深加工比例不足,品牌缺乏

  面对国内外消费市场现状,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肉鸡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达国家的肉制品深加工程度为30%,世界肉鸡的平均深加工程度为20%,而我国肉鸡深加工程度较低,只有5.8%,大有发展潜力。因此,要以肉鸡企业集团化为基础,综合运用资源,大力发展肉鸡深加工,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开发以鸡肉为部分原料的深加工食品(鸡肉丸子、鸡肉包子、鸡肉饺子、鸡肉米饭等),促进鸡肉消费增长。

  肉鸡上屠宰加工线之前,如前文所述,美国,巴西等国由于饲料价格及规模效应的因素,生产成本低于中国,但上屠宰线后,因为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使得那些劳动密集型的深/精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优势,这是我国鸡肉精细加工品和熟制品夺取肉鸡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法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肉鸡 鸡肉 饲料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