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棉花直补将成为谁的奶酪?


 

  随着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的确定,我国棉纺织行业热切期盼的棉花直补政策终于开始落实,19800元/吨的价格与此前市场上的传闻基本相符,似乎并没有让行业内感到惊喜。对于新疆的棉农来说,19800元/吨的价格虽然与此前20400元/吨的收储价相差600元/吨,但是直补的方式是直接面对棉农,比此前收储轧花厂获利要实在得多。

  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新的直补政策的实施,能否让产业链上下都受益,棉农、棉纺织企业、棉花加工企业三方谁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呢?

  棉纺企业:

  更看好直补这项政策

  对棉农进行直补,是我国棉纺织企业呼吁已久的事情。随着目标价格的确定,棉花价格市场化进程将加快。新的直补政策能否让棉纺织企业受益,棉花价格市场化,是否能改变目前棉纺织企业的困境呢?

  有棉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目标价格19800元/吨目前对于棉纺织企业不具实际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一个情况值得关注:近期从新疆地区农发行、信用社了解到,国家对皮棉的最大直补额度为3000元/吨,如果2014年新疆棉总产量430万~440万吨,国家能承受的直补总额将在140亿元以内,也就是说,目标价格定在19800元/吨,直补发挥作用的底线是16800元/吨。目前国家抛储价格为17250元/吨,棉纺织企业竞拍棉花平均成本在16600元/吨,基本与承受范围持平,因此预计2014/2015年度皮棉现货价格将在16500元~17500元/吨区间振荡。对棉纺织企业而言,尚在可承受范围内,但价格优势仍不明显。

  不少纺织企业也对目标价格政策叫好。山东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总裁王思社说:“出台目标价格政策是好事,以前国内外市场每吨棉花价差4000多元,影响了我国棉纺织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国家及时调控政策,国内外价差将会拉低,国内购棉渠道单一的状况也会改变。”

  河南某棉纺织企业负责人认为,相对于19800元/吨的目标价,企业更关注的是直补这项政策,政策实施后,国内棉价与国际接轨,可大大改善现在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现状,我国大批棉纺织企业将受益于这项政策。从目前来看,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会给一些库存量大的企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整个棉纺产业的发展。

  而棉花加工企业对于棉花直补则多持平淡心态。河北某轧花厂负责人分析,近期现货价格下跌主要是受抛储价格下调的影响,现货价格较高,棉纺织企业以竞拍国储棉为主,对现货不感兴趣。谈起目标价格,该负责人说,相对于抛储底价下调这个巨大利空来说,目标价格对市场够成不了太大威胁,企业多泰然处之。

  棉农:

  非试点区域植棉意愿减弱

  近日,南疆阿克苏、喀什棉区气温上升,棉花播种高峰期到来。据了解,19800元/吨的直补价格比此前棉农的预期低200元/吨,但棉农基本认可。目前新疆棉花开始大面积播种,棉农期望直补具体操作程序、执行方案等尽快出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从长远来看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对兵团是有利的,能够促进兵团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棉花品质和单产,并大幅降低棉纺企业生产成本,发挥兵团棉花产业优势。但是,改革试点近期也会对团场和棉农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一是植棉职工收入会减少较多,据计算,由于棉花目标价格比去年临时收储价每吨低600元,大约每亩减少收入100元~120元;二是在目前国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兵团棉花销售难度增大,给棉花种植带来了风险。

  目前,兵团发改委已提出多项应对措施:一是要求各师团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提高棉花品质和亩均效益;二是进一步推进棉花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三是要高度重视棉花销售工作,积极主动促销;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让职工和团场真正理解改革的意图,自主选择种不种,主动采取措施,提高棉花品质和单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效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皮棉 农业结构 加大宣传 预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