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公益服务建设

  河南淮阳县县长 任连军

  面对农民日益增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怎么解决服务组织功能较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各类服务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河南淮阳县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为农业大县的淮阳,目前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生产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的转型。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顺利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之一。

  近几年来,淮阳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表现为“三个强化”。

  ——强化公益性农业社会服务。

  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工程”,运用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日常化、多层次培训,使每位农民至少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同时,淮阳县针对部分农民想外出务工而无技术无门路的现象,强化劳务输出培训,实现了劳务输出规模扩大,劳务输出层次提升,打造了淮阳劳务品牌。目前,全县累计实现28万农民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实现了人人有技术,户户增收入。

  ——强化民间合作组织建设。淮阳县因势利导,先后建立了板材、烟花爆竹、塑编、大蒜、黄花菜等专业协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全县现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个,会员13200人,会员企业18家。各协会维护农民自身利益,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经营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同时,有效带动了农村仓储、运输等现代物流业发展,降低了流通环节成本,并促进了农村医疗、防疫、餐饮、娱乐、信息、保险、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淮阳县加快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区域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将农户小规模经营同社会化大市场有机结合。在抓好现有8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宏达脱水有限公司、辉华面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新建一批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交易专业市场。目前,淮阳县农业龙头企业已经达到15家,带动农户发展相关产业16个,从业人员10多万人。

  淮阳县还将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原则,通过四个创新,建立多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提高认识,思路创新。要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单纯服务农业为主向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拓展,由单纯服务经济领域为主向服务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推进。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专合组织为主体、龙头企业为骨干、信息建设为纽带的多层次服务组织格局。

  二是政策引导,管理求新。加大对县、乡两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支持,加强其硬件建设。并在税费收取、信贷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各类服务组织实行优惠政策。同时,完善对服务组织制度建设和治理结构的指导和管理。

  三是面向市场,内容拓新。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基层技术服务部门和农村能人等,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单一产中服务向农业全程扩展,为广大农民提供从信息、种苗、科技到加工、储运、销售的“一条龙”式服务。

  四是信息科技,突出服务。要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社会化服务体系 劳务输出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