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分散生产和经营的农户越来越需要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期话题围绕如何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建设社会主义村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广大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现行各种服务组织如何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需求?对此,安庆市积极实践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现阶段农民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且又是十分迫切的。现行的服务体系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村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现实反差。
近几年,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安庆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社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安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进入大发展时期,表现出旺盛的活力,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公共服务一体化。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化,全市对“三农”的公共服务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在服务体制上,全市积极推进县、乡机构改革,普遍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制度,乡镇农技站、兽医站、农经站、农机站等部门撤并成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三农”服务的一体化新格局。在服务内容上,认真执行各项惠农政策,致力于“村村通”工程、土地整理、水利兴修和康居新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构建了覆盖全市的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在服务方式上,普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财政支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办事难问题。
——中介服务多元化。近几年,安庆市服务“三农”的中介组织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运作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400个,合作组织成员7万多人。这些中介组织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服务形式日趋多样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拥有会员600余人,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防范市场风险为会员提供全程化服务。去年在全国鸭蛋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协会利用信用联社贷款收储和加工鲜蛋,使广大养殖户仍然获得了高于市场均价、收入持续上升的良好效益。太湖县在46个试点村民组建立生产发展互助基金,通过财政支持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资225万元,覆盖2000余农户,有效解决了农民在生产发展中的资金制约问题。
——服务组织市场化。目前,全市社会化服务正逐渐由单纯的生产环节的服务迅速向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扩展,一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与广大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自己的同时赢得农民的信任。特别是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联结农业和市场,一批个体营销大户通过购运销联结农村和市场,一批农民经纪人通过传、帮、带,联结农民和市场,较好地发挥了“一户带一地、一村带一片、一片带一业”的带动作用。
怀宁县稼仙米业集团、望江县联河米业公司、宿松县京洲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均以订单形式与广大农民签订优质农产品种植合同,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合作体系,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双赢。坐落在市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宇顺种业公司,聘请12名农业技术员开展农资、农技合作连锁经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对生产发展的科技、信息、销售等服务,探索出一条既服务农民、激活农技站,又使企业得到加速发展的新路子。
安庆市将继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政策引导为核心,鼓励扶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以统筹发展为重点,不断创新组织形式。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加快理顺体制机制,使社会化服务跃上一个新层次。
强化公益服务建设
河南淮阳县县长 任连军
面对农民日益增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怎么解决服务组织功能较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各类服务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河南淮阳县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为农业大县的淮阳,目前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生产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的转型。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顺利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之一。
近几年来,淮阳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表现为“三个强化”。
——强化公益性农业社会服务。
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工程”,运用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日常化、多层次培训,使每位农民至少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同时,淮阳县针对部分农民想外出务工而无技术无门路的现象,强化劳务输出培训,实现了劳务输出规模扩大,劳务输出层次提升,打造了淮阳劳务品牌。目前,全县累计实现28万农民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实现了人人有技术,户户增收入。
——强化民间合作组织建设。淮阳县因势利导,先后建立了板材、烟花爆竹、塑编、大蒜、黄花菜等专业协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全县现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个,会员13200人,会员企业18家。各协会维护农民自身利益,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经营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同时,有效带动了农村仓储、运输等现代物流业发展,降低了流通环节成本,并促进了农村医疗、防疫、餐饮、娱乐、信息、保险、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淮阳县加快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区域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将农户小规模经营同社会化大市场有机结合。在抓好现有8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宏达脱水有限公司、辉华面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新建一批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交易专业市场。目前,淮阳县农业龙头企业已经达到15家,带动农户发展相关产业16个,从业人员10多万人。
淮阳县还将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原则,通过四个创新,建立多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提高认识,思路创新。要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单纯服务农业为主向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拓展,由单纯服务经济领域为主向服务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推进。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专合组织为主体、龙头企业为骨干、信息建设为纽带的多层次服务组织格局。
二是政策引导,管理求新。加大对县、乡两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支持,加强其硬件建设。并在税费收取、信贷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各类服务组织实行优惠政策。同时,完善对服务组织制度建设和治理结构的指导和管理。
三是面向市场,内容拓新。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基层技术服务部门和农村能人等,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单一产中服务向农业全程扩展,为广大农民提供从信息、种苗、科技到加工、储运、销售的“一条龙”式服务。
四是信息科技,突出服务。要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