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大省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 以城乡统筹为核心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一是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大力推进“两型农村”。这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相关领域,必须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以及农业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保护为方向,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生态系统更趋合理,从而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良性循环、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二是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配套。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建设“两型”农村、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保障。在“两型”农村建设中,必须要把建立完备的农村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夯实基础。

  整治农村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从我省来看,城乡之间许多方面发展仍不均衡,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差距上。从基础设施来看,虽然全省行政村的交通出行、饮水安全、通电通讯等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不少地方村内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薄弱。从公共服务来看,虽然基本公共服务在制度上已覆盖全体农民,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仍然不高。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

  以转型升级为动力,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

  农村全面小康,产业发展是基础。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了富民强省的阶段性目标。2012年全省经济总量跃升到22154.23亿元,连续5年位居全国十强之列。但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农村内需不旺等问题仍然存在。我省有2534个乡镇,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然而,真正能够依托这些优势资源办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经济发展的地区却寥寥无几。这就需要我们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精准的定位,找到正确的合适的发展方向,从而加速产业的发展。

  集聚布局,科学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区块。农业是依赖自然资源的特殊产业,必须把最优质的土地资源、最适宜搞农业的土地固定化。我省农产品种类多,但总体规模小、效益不高,集中连片的基地不多。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特色资源,科学规划特色农业基地布局,着力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

  集成技术,强化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支撑。农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2012年,我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51.5%。强化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支撑,必须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走产学研联合的路子,促进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进行研发合作,切实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档次,提升农业增值空间。

  集合扶持,夯实农业产业配套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物质装备、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先行资本”,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要加强对农业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水、电、路、林、渠等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要大力推广先进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加大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加快农业装备设施的改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

  以德孝友爱为基础,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有物质文明是不够的。要以孝为先,加强农村道德教育,形成邻里和睦、同志友善的农村社会关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夯实一个基础,加强农民道德建设,提高文明素质。结合农村实际,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明是非、辩善恶、识美丑界限,逐步树立品德端正不违法,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邻里互帮不生非,崇尚科学不迷信,健康娱乐不赌博等社会风尚,形成有利于农村发展的良好风气。

  明确一个目标,弘扬先进文化,提供文化支撑。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寨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要求,做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规划。尽可能恢复农村文化站、电影队、体育协会、村文化室等一些文化组织并正常发挥作用。整合民间艺术资源,组建一批常年活跃在民间的特色群众文艺队伍,“农民演给农民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业现代化 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