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十年来的主要粮食作物发展史,冬小麦是一个值得探析的作物。十年里,冬小麦总产量从2003年的1730亿斤提高到今年的2313亿斤,而且,与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年际间出现小幅波动不同,冬小麦始终一小步一小步地稳定提高,真正是连续十年增产。
再看单产,十年间,冬小麦单产从262.1公斤提高到343.6公斤,提高了81.5公斤,增长幅度近1/3,远高于其他粮食作物。
而且,与玉米等作物不同,冬小麦单产的大幅提高是建立在没有重大品种、没有突破性技术,又屡遭重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的。
不过,我们也发现冬小麦独具的特点:生长期长,回旋余地大,因此行政推动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没有突破品种和技术,但土壤深松、播后镇压、浇越冬水等常规技术集成得最为成功,科技支撑力量强劲;在社会化服务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劳动用工量相对较少,农民积极性比较高。
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增产原因的解析,对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粮食生产道路具有重要的印证和完善作用。可以说,冬小麦的发展过程最直接地体现和发挥了中国特色粮食生产道路的优势,这条道路一个极为鲜明的特色就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在国家层面上具体表现为找准种粮主体和用对增粮方式。
打造核心产区培育经营主体引领夏粮“十连丰”
在微观层面上,主抓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宏观层面上,把着力点放在了产粮大县、大市、大省以及粮食主产区
流转了十来个行政村,种了1.36万亩粮,三夏大忙时节雇了300多个人,种粮大户葛浩新说是农民也是农民,说不是农民也确实不是个普通农民。
葛浩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的种粮主体。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正在日益成为我们在微观层面上稳粮增粮的重要主体。
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目前我国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种了全国1/10多的地,产出了1/5多的粮食,种粮大户粮食平均亩产48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3公斤;粮食生产合作社平均亩产545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高192公斤。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流转。包括大户、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在内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上作出重要贡献,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葛浩新等种粮大户是最直接、最微观的种粮主体,从宏观上看,我们把关键点和着力点放在了产粮大县、大市、大省以及粮食主产区。
近几年的粮食生产证明,越是在一些“风不调雨不顺”的年份,粮食主产区产量基本稳定、产能稳步提升的优势越明显,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就越突出,成为粮食生产大局的“稳压器”。
今年,虽然受年初的西南大旱的影响,陕西、甘肃、山西、四川等四省夏粮减产;但是,黄淮海地区这一冬小麦的“黄金区”的增量远远大于西南地区的减量,据统计,黄淮海地区的冀鲁豫苏皖,加上湖北及新疆累计共增产65.5亿斤,有效弥补了西南西北夏粮因旱减产的损失。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划定了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超过50亿公斤的27个产粮大市、产量超过5亿公斤的417个产粮大县。对这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队”,实施特殊的支持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向他们倾斜,各种试点示范向他们集中,形成下一轮粮食增长的中坚力量。
在主产省区、县市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整体布局和粮食作物的生长条件,对粮食生产区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划分和界定,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被作为四大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五大作物。在这四大优势区域上启动了高产攻关模式,对优势区域进行气候、土壤、潜力、技术等的深入分析,从中寻找潜力点。
其中,黄淮海地区是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域,也是夏粮的主要产区。这片在我国版图上位于中心偏东位置的区域,常年播种冬小麦2亿亩、产量1475亿斤,分别占全国的56%和67%。以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为例,高产攻关模式方案中分析,该区域面积扩大潜力较小,但北纬33度中低产区单产潜力较大;该区域的制约因素是阶段性干旱频发,尤其是北纬33度的苏北、皖北、豫南等地,有5000多万亩砂姜黑土,“晴天一把刀,雨天一摊泥”,保水保墒能力差,还有低温冻害常发,“干热风”危害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7-23/6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