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13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

网友投稿  2013-07-23  互联网

 

  国家统计局7月12日发布公告,2013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比上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图为6月14日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农民在收获小麦。

  6月的一个清晨,安徽省阜阳市一片刚收完小麦的地里,空气中浮动着新鲜麦茬的湿润气息,一挂16米长的鞭炮从马路一直摆到田中央,种粮大户葛浩新父子俩点燃了鞭炮,庆祝1.36万亩小麦收割完毕、颗粒归仓。

  从5月中下旬开始,随着夏粮由南到北的逐渐成熟,几十万台联合收割机追随着金色的麦浪辗转北上。大面积的夏粮收割持续了一个月,喜讯从各地不断传来。

  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今年夏粮2638亿斤,比2012年增产39亿斤,增长1.5%,实现全年粮食生产“开门红”。至此,夏粮“十连丰”尘埃落定。

  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支撑夏粮“十连丰”

  在夏粮统计数字中,巧合的是出现了三个“1.5%”,夏粮总产量、单产以及冬小麦单产的增幅都是1.5%,说明播种面积基本持平,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总产量增长作出决定性贡献

  每年五六月份都是于振文最忙碌的季节,作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他和指导组的专家们从5月中旬就深入夏粮主产区开展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冬小麦亩穗数比上年略增,穗粒数持平,千粒重增加,根据这三大因素作出预判:今年冬小麦单产将创历史新高。

  这一判断最终得到了证实: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夏粮亩产达到318.7公斤,比2012年增加4.7公斤,提高1.5%,其中冬小麦单产343.6公斤,比上年增加5.1公斤,提高1.5%。

  不过,这沉甸甸的丰收在今年春耕春管阶段其实并不明朗。

  先是西南、西北地区发生干旱。据农业部4月中旬的农情调度,当时,西南、西北地区农作物受旱面积分别达到1603万亩和1845万亩,干旱已对西南地区夏粮产量造成影响,对西北地区小麦成大穗、增粒数和增粒重都十分不利。

  接踵而至的是倒春寒。4月20日前后,冬小麦主产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今年开春后气候异常,忽冷忽热,给小麦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河南驻马店、三门峡、洛阳等地的一些旱地,冻害前如果没有浇过水,可能会影响产量。”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说。

  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的夏粮生产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目前粮食和农业生产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能否延续稳定发展的势头,对我们是一个重大考验。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坚决打好春季农业生产这一仗。

  农业部迅速行动,打响了春耕生产“三大攻坚战”――东北抗春涝保春播攻坚战、西北西南抗旱促春管保春播攻坚战、长江中下游水稻集中育秧促增产攻坚战。其中,西北西南攻坚战是专门针对夏粮遭遇大旱的一场战役,部长韩长赋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春管春播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及时深入一线开展分类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政策、资金、科技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手段集中发力、综合显效,春季农业生产逆势开局,完美收官。

  在夏粮统计数字中,巧合的是出现了三个“1.5%”:第一个1.5%,是夏粮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5%;第二个是夏粮单产比上年增长1.5%;第三个是冬小麦单产比上年增长1.5%。

  让我们来深入观察一下数字背后的规律。

  第一个“1.5%”是夏粮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5%,看上去虽然不多,但对夏粮来说,增长1.5%意味着粮食增加了39亿斤――相当于500万人1年的口粮。

  第二个“1.5%”是夏粮单产比上年增长1.5%,单产与总产量增长速度重合,意味着在今年夏粮总产量增长中,播种面积基本持平,单产增长为总产量增长作出决定性贡献。

  第三个“1.5%”是冬小麦单产比上年增长1.5%。夏粮除了冬小麦,还包括春小麦和杂粮杂豆,其中,冬小麦是大头,约占88%,因此,冬小麦的单产、总产对整个夏粮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今年冬小麦遭遇自然灾害,同时面积减少了67.5万亩的情况下,冬小麦仍然保持单产增长1.5%的态势,对夏粮单产、总产的提高起到重大稳定作用。

  纵观十年来的主要粮食作物发展史,冬小麦是一个值得探析的作物。十年里,冬小麦总产量从2003年的1730亿斤提高到今年的2313亿斤,而且,与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年际间出现小幅波动不同,冬小麦始终一小步一小步地稳定提高,真正是连续十年增产。

  再看单产,十年间,冬小麦单产从262.1公斤提高到343.6公斤,提高了81.5公斤,增长幅度近1/3,远高于其他粮食作物。

  而且,与玉米等作物不同,冬小麦单产的大幅提高是建立在没有重大品种、没有突破性技术,又屡遭重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的。

  不过,我们也发现冬小麦独具的特点:生长期长,回旋余地大,因此行政推动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没有突破品种和技术,但土壤深松、播后镇压、浇越冬水等常规技术集成得最为成功,科技支撑力量强劲;在社会化服务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劳动用工量相对较少,农民积极性比较高。

  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增产原因的解析,对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粮食生产道路具有重要的印证和完善作用。可以说,冬小麦的发展过程最直接地体现和发挥了中国特色粮食生产道路的优势,这条道路一个极为鲜明的特色就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在国家层面上具体表现为找准种粮主体和用对增粮方式。

  打造核心产区培育经营主体引领夏粮“十连丰”

  在微观层面上,主抓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宏观层面上,把着力点放在了产粮大县、大市、大省以及粮食主产区

  流转了十来个行政村,种了1.36万亩粮,三夏大忙时节雇了300多个人,种粮大户葛浩新说是农民也是农民,说不是农民也确实不是个普通农民。

  葛浩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的种粮主体。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正在日益成为我们在微观层面上稳粮增粮的重要主体。

  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目前我国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种了全国1/10多的地,产出了1/5多的粮食,种粮大户粮食平均亩产48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3公斤;粮食生产合作社平均亩产545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高192公斤。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流转。包括大户、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在内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上作出重要贡献,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葛浩新等种粮大户是最直接、最微观的种粮主体,从宏观上看,我们把关键点和着力点放在了产粮大县、大市、大省以及粮食主产区。

  近几年的粮食生产证明,越是在一些“风不调雨不顺”的年份,粮食主产区产量基本稳定、产能稳步提升的优势越明显,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就越突出,成为粮食生产大局的“稳压器”。

  今年,虽然受年初的西南大旱的影响,陕西、甘肃、山西、四川等四省夏粮减产;但是,黄淮海地区这一冬小麦的“黄金区”的增量远远大于西南地区的减量,据统计,黄淮海地区的冀鲁豫苏皖,加上湖北及新疆累计共增产65.5亿斤,有效弥补了西南西北夏粮因旱减产的损失。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划定了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超过50亿公斤的27个产粮大市、产量超过5亿公斤的417个产粮大县。对这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队”,实施特殊的支持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向他们倾斜,各种试点示范向他们集中,形成下一轮粮食增长的中坚力量。

  在主产省区、县市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整体布局和粮食作物的生长条件,对粮食生产区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划分和界定,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被作为四大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五大作物。在这四大优势区域上启动了高产攻关模式,对优势区域进行气候、土壤、潜力、技术等的深入分析,从中寻找潜力点。

  其中,黄淮海地区是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域,也是夏粮的主要产区。这片在我国版图上位于中心偏东位置的区域,常年播种冬小麦2亿亩、产量1475亿斤,分别占全国的56%和67%。以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为例,高产攻关模式方案中分析,该区域面积扩大潜力较小,但北纬33度中低产区单产潜力较大;该区域的制约因素是阶段性干旱频发,尤其是北纬33度的苏北、皖北、豫南等地,有5000多万亩砂姜黑土,“晴天一把刀,雨天一摊泥”,保水保墒能力差,还有低温冻害常发,“干热风”危害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整套措施:小麦生产,技术上要“优良品种+深松深耕+规范化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要实施黄淮海南部砂姜黑土改造攻关工程,重点研究工程和农艺措施,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等。

  “主产区成为农业部门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下一阶段的规划中,四大优势区域将集中开展各项工作,力争到2020年粮食增产1000亿斤以上,油菜籽增产500万吨以上。”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说。

  高产创建科学防灾减灾助推夏粮“十连丰”

  夏粮“十连丰”过程中所构建和探索的中国特色科技服务体系、中国特色防灾减灾机制,对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粮食生产道路具有重要的印证和完善作用

  夏粮“十连丰”为再夺全年粮食丰收提振了信心,也充分说明我国抓粮食生产的必要性、稳粮增粮方式的成熟性。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释放强烈信号。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夏粮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实现了“金额最高”、“幅度最大”和“全覆盖”,释放了中央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中央“四补贴”及高产创建资金达到1701亿元,比上年增加58亿元,是历年拨付金额最高的一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涨幅0.1元,是近年来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今年中央财政还专项安排17亿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对冬小麦实行全覆盖。

  各地也积极出台政策、筹措资金。“今年我们安徽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支持33个小麦主产县实施追施拔节肥补贴,扩大了拔节肥施用覆盖面。省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用于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继续切块安排2亿元对200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安徽省农委主任张华建告诉记者。

  推进中国特色的科技服务体系。去年秋冬种前,农业部制定下发了针对性强的技术方案,狠抓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越冬水等防灾增产关键技术落实。在关键农时,又先后下发了8个技术指导意见,派出20多个工作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推动各项技术措施落实。

  高产创建是这些年来农业部门集中推进的一项重大举措,在6年时间里,从万亩高产创建试点,迅速推广到整乡、整县,甚至整市推进阶段。到今年6月份,河南省鹤壁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已经整整一年时间,河南省组织验收专家组进行实打验收。结果显示,全市42个万亩以上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583.8公斤,万亩示范片、整建制乡镇、整建制县区、整建制市创建的小麦产量均超额完成预期目标。高产创建在推动试验田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明星产量成为普通农民产量上功不可没。据于振文介绍,今年,农业部安排了2300多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带动技术措施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了均衡增产。

  探索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机制。这些年来,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交替频发,从大旱到春涝,从条锈病到吸浆虫,轮番上阵叫板。对此,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的科学防灾减灾体系。旱有旱作技术、抗旱品种;涝有排涝手段、后期措施;重大病虫害建立了分布全国的监测预警点;条锈病绘出了传播路线图……用科技手段来“补天”,日益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为夏粮稳定增产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7-23/6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