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约束趋紧的同时,粮食生产又面临着物化成本与人工成本“双涨”、种植收益和生产组织化程度“双低”的局面。不仅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成本 增加,土地流转承包费用和人工成本都“涨势汹汹”。生产方式上又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种植效益低,组织化程度偏低。生产主体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影响 了粮食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都进入高风险阶段,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依靠进口的路也走不通。首先,全世界粮食供需矛盾突出。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2/2013年度全球谷物产需缺口约640亿斤。其次,国际贸易量很小,每年全球谷物贸易仅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3500多万吨,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25%左右。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继续增产怎么干?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体系
那么,13亿人的饭碗应该怎么保?有关专家表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机制、组织方式、经营主体 等多方面着手;需要统一认识,努力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技人员科技兴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构建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过去9年,我国粮食面积恢复增加1.78亿亩,继续扩大粮食面积的空间十分有限。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可以从提升耕地质量上多做文 章。据农业部门测算,中低产田改造后,亩产可以提高20%。以河南省为例,去年巩固完善和新建高标准粮田1734万亩,在今年出现春季持续干旱和强降雨天 气时,全部实现科学灌排,为夏粮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更重要的,还是要挖掘科技增粮的潜力。粮食年年都在增产,主要动力是科技。去年、前年,科技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2005年, 安徽小麦亩产只有250公斤,现在达到了330多公斤。这是怎么做到的?改进品种、平整土地、套播改直播、测土配方施肥、高产创建……可以说,科技增粮的 潜力巨大。”曾衍德说,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实际单产仅为品种区试产量的58%—78%,预计到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还要完成1—2次品种更新,通过 集成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单产有望提高15—20公斤。
高产创建,作为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平台,可以说是促进粮食增产的最有效途径。“今年我种了13亩小麦,一亩地能打1280斤小 麦,比往年一亩地能多打200斤。能取得这么高的产量,关键是高产创建的作用。”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东小寨农民王明贤说。在高产创建项目带动下,村里所有地 块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农机能下田”。村里的小麦品种整个都换了一茬,统一供种不仅质量好,价格还比市场上便宜。每到关键农时,包片的技术员就直接到 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方向。据统计,2011年3种粮食(小麦、水稻、玉米)每亩净利润251 元,每亩成本利润率31.7%,与其他行业相比并不低。但由于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民种地的效益还是无法和外出务工相比。因此,今后亟须加快发展规范化的农 民合作组织,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等,为我国的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6-23/60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