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文化强国战略框架下的乡村旅游实证研究


  福保村位于昆明南郊滇池畔,现有816户、2561人,耕地面积1650亩,现拥有13家企业,其中3家进入云南省百强企业,产值上亿元,全村固定资产12.6亿元,全年生产总值8.75亿元。近几年,福保村因地制宜、加强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道路。1997年,建成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度假、会议交流中心――福保文化城;此后几年间,福保人投巨资建成了获“吉尼斯世界之最”的“室内温泉海洋水上世界”,集大型水上歌舞演出与民族风味饮食文化为一体的室内水上大剧场“福天宝地”以及福保大戏院,国际标准攀岩场馆等娱乐文化设施,将“福保文化城”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会议接待、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企业。胡锦涛、李瑞环、刘云山等领导同志先后到这里进行视察,都给予了较高评价。福保村先后荣获了“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文明村”等称号。

  二、典型村乡村旅游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多年来,华西村等村建设典型村在实施村建设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协同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颇具借鉴意义的发展经验和实践路径,并在促进本区域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秉持乡村旅游科学发展理念。我们看到,华西村、西霞口村、皇城村以及福保村(以下称为典型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典型村、明星村,这些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村建设的过程中,按照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严谨、务实的姿态,扎扎实实的建设“美丽的村庄,幸福的村民”的终极目标。为此,这些村庄都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将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在学习、调研和实践过程中,典型村都无一例外的提高了对旅游业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自觉性,坚持按照大产业、高水准的思路来规划和组织实施旅游产业。华西村每年都制定相关规划,最终建成了“南有钱庄(工业)、中有天堂(居住)、北有粮仓(农林)”的村格局。华西村的上百个景点,也多是既适应村建设的需求,又契合村旅游的需要而兴建的。西霞口村的各大景区,也是在村建设过程中次第修建起来的;特别是西霞口2008年制定的《西霞口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提升规划》,所确定了“主题联动”旅游模式,更是以乡村旅游促动村建设的实例。皇城村、福保村也是在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确定了发展乡村大旅游的理念:皇城村2009年制定了《山西皇城相府国家优秀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建设规划》,福保村也制定了“昆明文化第一村”的相关规划,从而实现了村建设和乡村旅游齐头并进的整体局面。

  二是统筹兼顾,立足长远,实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看到,在这些典型村建设村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都认识到了生态、环境是立村之本,发展之基,富民之源。因此,在经过艰苦的原始积累之后,典型村的领导者们都转变思路,统筹兼顾,大力实施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之下,典型村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发展,也都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需要,全力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华西村一贯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达到了“三化三园”。2001年,华西已在全国村级单位中,第一家通过1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华西又果断关掉了3家经济效益较好的化工厂、小钢厂;近年来,华西村直接用于环保的投资就达到了4亿多元:其中,规划建设了两个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创立了20多种循环经济模式,一年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效益就超过了亿元;目前,华西不仅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而且还新建了生活污水处理站,做到了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华西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50.5%;2009年,华西还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华西环保办公楼,把江阴市环保局华士分局、华士镇环保所和华西环保办这三级环保监管机构集中起来办公。西霞口对村内及连景区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对道路两侧及周边空地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美化,组成了专业的清洁队伍,实行全天候保洁;全村生产、生活全部使用电能,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电气化村;建成了两座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生产、生活污水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皇城村主导产业是煤炭经济,但非常注重环境保护,把村办煤矿全都建成了花园式矿山,从2001年至今,全村共投资6000万元,绿化荒山2100亩,空地变绿地240亩,退耕还林300亩,植绿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70.4%,在皇城,矿山是翠绿的,河水是清澈的,村子里很难找到裸露在外的黄土,村庄环境和旅游景点和谐统一,使煤炭企业自身也变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美丽景观,其中山城煤业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工业旅游示范点”。福保村先后投资了三千多万元,对全村的水、路、绿化、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先后建成了146幢,具有多功能、美观实用的别墅式农村住宅。新建了18米宽,1.2公里长的道路和绿化带(含2个街心花园),种植花木数千棵,草坪一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这些做法,都充分立足于生态需要,立足长远,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可持续发展 休闲 绿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