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村建设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远影响。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为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维度,对于促动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深入调研当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不断思考乡村旅游产业的各个层面的问题,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思路和建议,具有强烈时代性、现实性与挑战性,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我国的乡村旅游1980年代末开始萌芽,其最初是被视作农民脱贫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一种形式。我国较大规模的乡村旅游活动滥觞于1990年代,20世纪末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得到较为普遍地发展。毫无疑问,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旅游产品,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农村的发展。在此种背景之下,国家旅游局开展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游”等旅游主题,使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
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村建设特别是文化强国战略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更佳的经济平台,乡村旅游也已成为促动社会主义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村建设场域下如何抢抓机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拓宽乡村旅游新思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村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种意义上,总结和思考村建设典型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历史经验,当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价值。为此,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村建设典型村华西村(东部)、西霞口村(东部)、皇城村(中部)、福保村(西部)作为个案,通过综合探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村建设典型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做法,实证考察此类村庄的村建设场域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轨迹,以期总结一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相互促动的发展思路和理想路径,以加快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村建设。
一、典型村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基本情况概览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建于1961年,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历经多年的发展,建设了一个美丽、幸福、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实现了家家住别墅、户户开轿车,被社会各界赞誉为“天下第一村”。特别是从2001年6月以来,通过对周边20个村实施的“一分五统”,由一个0.96平方公里、1500多人口的村庄扩大到一个面积超35平方公里、人口超5万人的大华西村。华西村集团也已成为“农、工、商、建、游”五大产业齐头并进,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华西村”牌,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企业集团。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华西村老百姓已基本实现了“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的幸福生活。50多年来,华西村受到了国家几代领导人的赞赏,多位国内外政要到华西村参观考察。华西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多项称号。现在,旅游业已成为华西支柱性产业之一,华西村先后投资兴建了华西之路、民族宫、塔群、龙西湖风景区、桥文化、“长城”、“山海关”、世界公园、隧道、西游记壁画、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幸福园、钟王、鼓王、百米喷泉等上百个景点,成功推出了“三个代表看华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看华西”、“创造和谐社会看华西”、“建设社会主义村看华西”等品牌路线。华西村已成为江南田园风光旅游中心,被国家旅游局推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华西国际旅行社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百强旅行社,成为进入全国百强的唯一村级旅行社;华西国际旅行社成为首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内旅行社;华西村还通过了ISO14000国际环保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华西村已接待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华西访问、旅游观光。近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超2000万人(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4-22/6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