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休闲农业为破解"三农"问题避出新路


 

  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步伐,让资金有序回流农村。

  资金有序回流农村,一靠政策调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二靠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休闲农业(当然包括乡村旅游),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有效路径。休闲农业,为农业经济中的无形资产(如地理景观、山水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古镇民居、民俗风情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宽厚平台,是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支持乡村的有效途径,是欢乐中实现城乡财富转移、农业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绿色GDP的极佳路径。

  一、发展休闲农业意义深远

  1、休闲农业是产业结构中的朝阳产业。

  经济进一步增长,要求产业结构必须调整升级。而休闲农业碳排量低、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强,是朝阳产业。发展休闲农业,符合“两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理念,利于“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源头,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重大战略举措。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社会发展协调同步,“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世界经济历程表明,GDP超过1000美元后,居民的需求结构开始转变。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80%以上的人,将视休闲旅游为生活必需品。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节假日有114天,这就从时间上为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北京乡村旅游收入,每年增长25%以上预示,未来中国不仅是现代农业大国,也是旅游大国,更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

  2、要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市场。

  理论研究和历史经验都表明,大国的生产规模扩张主要是建立在国内市场总体规模扩张基础之上的。

  在投入受限、出口受制的条件下,潜力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一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有效通道,能较有效地避免因外部环境摩擦可能造成的经济回落或停滞。

  3、提升农村消费水平的空间十分巨大。

  现在我国内需特别是农村市场消费严重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存在着低收入、低水平养老保障、低层次医疗保障、高昂的子女就学费用等消费障碍。

  “高收入者消费意愿不足,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不足”,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而低收入群体又主要分布在农村。专家们预测,到2031年,我国人口可能达到15亿,城镇化率达到70%。即使这样,在农村也还有4亿5千万人口。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的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919元。这说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消费水平的空间十分巨大。

  增加农民收入,有许多路径选择。“减少农民”,受制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土地集中”的实际效果,受制于农业人口转移。否则,只是农业内部的利益分配变动。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受制于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度。增大“对农补贴”,受制于政府财力统筹安排。……惟有休闲农业这种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既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是城市(市民)反哺农业(农村)有效形式。而且运行得好,不仅力度大于上述各种形式,还基本没有“负作用”,是充满欢乐的甜蜜事业。

  二、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持乡村的宽泛平台

  “三农”问题,实质上是乡村经济的转型,重点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城乡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建设为城市,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转型的系统工程,所有这些都要借助经济发展状况来反映。

  休闲农业是阻止农业衰退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休闲农业的最大特点是有别于城市风貌的“乡土性”,它以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取得农作、农事、农活与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而且为城乡要素互动、城市支持乡村、科技和资本注入农业,为农业实现现代产业化提供了宽泛的平台。

  久居城市的人们,渴望自然风光抚慰心灵。“北大教师退隐深山”,不只是城里人想或能不能回归田园的问题,实际隐含着一个城乡怎样互动的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 群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