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九连增”之后如何再发力


  阳春三月,春耕备耕在即。流转承包1.5万亩土地的辽宁省北镇市柳家乡卢家村种粮大户岳绪全,走在春天的田埂上,双脚沾满了泥土。他已经开始谋划新一年的粮食生产了。

  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1791亿斤,实现了可喜的“九连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站在更高起点上,我国粮食生产如何实现新跨越?

  “粮食实现‘九连增’,是在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灾害多发重发、生产要素加速外流的背景下取得的,历尽艰辛,来之不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实现“九连增”的最根本原因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

  “九连增”,历史罕见,来之不易

  粮食“九连增”,创造了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增强了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成为“三农”发展进入黄金期、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显著标志。

  ――增长的持续性。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2012年的11791亿斤,9年共增产3178亿斤,年均增产353亿斤。

  ――增长的同步性。粮食面积从2003年的14.91亿亩增加到今年的16.69亿亩,无一年减少;亩产由288.8公斤增加到353.2公斤。呈现出面积、单产同步提高的好局面。

  ――增长的均衡性。9年里,全国有25个省市区增产,13个粮食主产省增量占全国增量的88.3%。9年中,夏粮增产8年,早稻增产6年,秋粮增产8年。

  ――增长的内生性。水稻大棚育秧、玉米地膜覆盖等一批关键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分别达到53.5%和54.8%,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粮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深化改革,深化改革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环境,稳定的环境的最大基础就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有效供给,必须从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来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农业垮,百业废;粮食缺,天下乱。”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用谚语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粮食生产前景却不容乐观。民革中央在本届政协的一份提案中深刻分析了粮食生产存在的隐忧:粮食产销和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改变,长期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

  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粮食供求格局改变,另一方面我国优质耕地相对不足、后备耕地匮乏。

  多年的经验表明,经济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力保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尽管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但供求仍是“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将超过1.44万亿斤,增加1800亿斤。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缺口仍然在逐年扩大,进口数量逐年增加,进口品种逐年增多。

  靠面积增产的潜力已经挖掘得足够充分

  “眼下,靠面积增产的潜力已经挖掘得足够充分。”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告诉记者,粮食“九连增”,面积增加了1.78亿亩,对增产贡献率超过1/3。粮食靠面积增产的潜力已经接近极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占用耕地、好地的现象不可避免,稳定扩大粮食面积,实现粮经统筹协调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

  “水是粮食生产的‘血液’,也是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车黎明委员说,未来农业用水空间将继续呈不断挤压态势。近年来,东北等粮食主产区地下水位下降明显,部分地方地下水位年均下降超过1米,今后继续承担粮食增产重任的持续性令人担忧。

  “我国粮食生产每上一个台阶,都与突破性品种和技术直接推动密切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院长马荣荣代表说,从目前看,全局突破性、区域带动性强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不足,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依靠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农资价格、人工成本和租地成本节节攀升,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和极端性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等因素的现实存在,也给粮食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耕地 品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