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231.6万吨,同比增长3.1倍,为2000年以来最高值。大米进口增加是否会带动国际粮价上涨,并推高全球粮价、引发国际粮食危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国大米市场供应充裕,进口增加主要是国内外价差较大所致,大米进口增加但数量有限,不会改变我国大米供给基本平衡的局面,更不会危及世界粮食安全。
价格优势导致大米进口增加
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全年粮食产量11791亿斤,连续五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全面均衡增产,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玉米、小麦、稻谷样样增产。其中稻谷4086亿斤,增产66亿斤,稻米市场供给总体充足。”该负责人说。
前些年我国进口大米主要以泰国香米为主,用于满足高端消费需求,总体数量不大,而普通大米进口基本没有价格优势。但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国内米价稳步上涨,2012年,我国大米价格开始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进口米价格优势凸现。特别是越南大米,由于生产成本低且连续两年增产,价格优势明显。
海关的统计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说法: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来自越南、巴基斯坦和泰国,其中越南大米更是占到进口总量的66.7%,主要是国内一些企业进口廉价大米用于米粉、米酒等加工。
大米进口仅占全球贸易量的6.2%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计,2012年大米全球贸易量3759万吨,仅占全球总产量的7.7%。另据农业部市场预警分析师测算,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仅占全球贸易量的6.2%,占全国大米产量的1.6%。
“尽管我国大米进口增加,但由于进口量在国际稻米贸易中占比小,在我国大米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占比小。”该负责人说,这“两小”特征决定了我国大米进口既不会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产生明显影响,也不会改变我国稻米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
今年农业部将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现夏粮、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同时,抓好重点地区粮食生产,东北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稳中有增,南方水稻通过“单改双”力争早稻面积稳中有增。
此外,农业部还将组织开展增产模式攻关,推进高产创建,高产创建示范片将达到12500个,继续开展5个整市(地)、50个整县(市)、500个整乡(镇)整建制推进试点,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3-06/5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