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破解农产品“小生产大市场”困局


  据新华网10月30日消息,30日在成都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首次有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亮相。在带来丰富多彩的参展农产品的同时,也向公众集中展示了各地合作社在组织形式、生产经营、销售流通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做法。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4.6万户,实有成员357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4.3%,相当于每7户农民中就有1户加入各类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破解农产品“小生产大市场”的困局?

  一家一户 “小生产”无奈面对“大市场”波动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现在除了“看天吃饭”,更重要的是“看市场吃饭”。但是,面对周期性波动的农产品市场,农民常常发出“看不懂”的叹息。

  河南省虞城县张集镇以出产红富士苹果闻名,但在去年却有不少农民的苹果积压滞销。参加本次农交会的河南省虞城县中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香告诉记者,2009年当地苹果收购价从每斤一块七八涨到两块五六,第二年就有不少农民把苹果储存起来,想等价高时再出货,没想到最后却“砸”在手里卖不出去。

  放眼全国,去年“蒜你狠”“姜你军”的暴涨仍在眼前,近期国内多宗农产品价格却纷纷走低,部分产品甚至出现暴跌局面。在全国生姜主要产区山东安丘,去年每公斤9元左右的生姜跌至0.8元;在内蒙古,土豆从去年同期的每吨1000元跌至350元;在广西,9月份以来香蕉、红提葡萄、荔枝等农产品纷纷遭遇销售难……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副站长赵铁桥认为:“这些滞销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千家万户分散小农生产,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盲目跟风。”由于对市场信息反应不灵敏,大量农民仅仅从上年度农产品的价格出发安排本年度种植计划,常常导致特定农产品集中大量上市,不仅带来销售困难,价格也一路走低。

  另一方面,小规模、低标准的小农生产也阻碍了农产品的统一推广销售。种植有300多亩梨树的王海香告诉记者:“如果一家一户生产,质量上没保障,有的客商根本不收。”

  互助合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破题产销困局

  从2007年开始,陕西省大荔县农民周忠朝联合村里的蔬菜种植户,建立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忠朝蔬菜专业合作社”。

  “我们村里种洋葱、胡萝卜、大蒜、辣椒的很多,但是品种太多太杂,一家一户自己生产自己卖,不好销售。”周忠朝告诉记者,多年“单打独斗”的经历使大家逐渐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有出路。几年来,加入合作社的蔬菜种植户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规模越做越大,目前已经有800多名社员。

  “组织合作社前,一斤辣椒只能卖10元,现在统一品种、统一管理,质量和口碑都上去了,一斤能卖到20元。”周忠朝说,目前加入合作社的社员种植蔬菜,每亩能赚7000至8000元。

  过去,千家万户小农生产造成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产量和质量均难以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种植,促进了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同时,合作社通过统一提供农资、对成员进行内部监督管理等手段,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信誉的建立反过来促进了销售的提升。

  业内专家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市场谈判地位,延伸了产业链条。合作社在生产环节能更多地依靠市场行情组织“订单生产”避免盲目投资,在流通环节组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平台降低物流费用,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最近出版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报告(2006——2010)》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同业农户高出20%以上”。

  羽翼未丰 对接“大市场”仍有诸多考验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副站长赵铁桥指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各类有限责任公司之后的第四大市场主体。然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走向“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之路上依然面临多重困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苹果 蔬菜 生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