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以市场机制调节粮食供给与需求


  第四次粮食改革政策逐渐发挥效力,与居民口粮相关的谷物播种面积在经历了1999—2003年的播种面积下滑后稳步回升。近年来,稻谷播种面积始终保持在30000千公顷左右,小麦播种面积出现明显减少,1995年为28860千公顷,2003年下降到21996千公顷,此后逐年回升,2009年播种面积恢复到24290千公顷,但相对于1995年还是减少了4569千公顷。与小麦播种面积递减相对应的是,玉米播种面积逐年攀升,2009年为31182千公顷,相对于1995年的22775千公顷增加了8406千公顷,增幅高达37%。按照现有主要粮食作物的可播种面积与主要品种单位产量的数据计算,我国谷物的生产能力为1.87亿吨、玉米1.56亿吨、小麦1.16亿吨;而2010年国内稻谷的消费量为1.7亿吨、玉米消费量为1.63亿吨、小麦消费量为1.12亿吨。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有能力保障主要口粮生产方面的自给自足。

  通过市场平衡粮食供求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的基本态势

  在对国内粮食的生产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后,进一步了解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可能变化趋势,有助于国家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农民种粮,从而更合理地改善粮食生产结构,提高我国稀缺资源耕地的使用效率。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国民已经脱离了建国初期追求温饱的基本生活要求,由争取吃饱过渡到努力吃好的阶段,消费者膳食结构比较注重荤素合理搭配。我国分别于1959年、1982年、1992年和2002年进行了4次全国居民营养健康调查。2005年7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系列报告指出:1.动物性食品及油脂摄入大幅提高。从1961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动物食品摄入量增加了2倍,而我国人均摄入量增加了10倍。1992年,膳食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5.2%,到了2002年,该比例上升至19.2%。人均油脂日摄入量由1992年的37克上升至2002年的44克,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比例达到35%。2.谷物食品摄入有所降低。谷物食品的人均日摄入量由1992年的593.8克下降至2002年的471.5克,下降趋势明显。我国现今粮食问题的内涵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阶段粮食消费已经在最低温饱水平以上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缓冲层,在这一新的背景下,粮食政策设计应当全面考虑中长期的粮食需求趋势。

  城市化进程引发食品需求结构性演变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将使得国内粮食需求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6%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的城市化率增长1%左右,即每年有1000万—12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照此估算,到“十二五”计划末年,中国城镇居民将增加至少5000万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及经济收入的差异造成了膳食结构的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饮食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城市中粮食的人均消费量低于农村的人均粮食消费量;蔬菜消费量方面,农村平均消费量为98千克,城镇人均消费量为116千克;农村猪牛羊肉的人均消费量接近15千克,而城市人均消费量达到25千克,后者是前者的1.6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玉米 粮食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