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第四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与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稳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我国种植业生产价格指数,我们设定2000年农产品生产中种植业价格指数为基期100,10年后指数上涨幅度接近88%,2010年该指数为188。指数上升说明农民在农业生产技术没有较大突破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投入需要相应增加80%。指数的分项指标显示:稻谷的生产价格指数增长幅度始终处于种植业中的领先地位,玉米的生产价格指数低于该指标,2010年接近160。
2004年以前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农产品生产价格增长幅度并不相同。1994年到2003年年底,由于国家的粮食政策限制,全国粮油批发价格长期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1994年的价格水平。2003年10月到2004年年初第四次粮食改革启动初期,粮油批发价格指数由97迅速上涨到137,涨幅接近40%。此后价格水平维持在120—140之间,2009年年初又出现了一轮粮食价格上涨,2010年年底该指数达到历史新高181点。
2004年以前,由于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的限制,全国粮油批发价格基本没有增长,但与此对应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化过程中农产品生产价格节节攀升,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2003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到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低点9941万公顷,当年粮食总产量几乎回落到1991年的低水平,为43069万吨。粮食生产结构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2000—2003年,稻谷生产价格指数增速始终高于同期种植业生产价格指数增速,与此对应的是,玉米生产价格增速略低于种植业生产价格指数均值,2003年稻谷产量基本上处于低水平16065万吨,与90年代初18000吨的产量形成鲜明对比,而玉米产量却保持相应的增长。这说明在农民种植粮食的过程中,经济效益成为选择种植品种的首要参考因素。整体来看,对粮食流通体制的严格管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004年粮食改革在继续执行部分粮食品种最低保护价的前提下,鼓励多种所有制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逐步理顺了粮食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价格扭曲,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们看到,新粮食政策的推行使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一改1998年的下滑趋势,2009年播种面积恢复到10897万公顷,2004年粮食总产量回升到46946万吨,此后粮食总产量更是逐年增加,2007年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
制定粮食政策,需要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能力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决定当年粮食生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水平是决定农作物生产量的长期性因素。建国以来,我国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提升。
从建国到现在,水稻栽培经历了高秆良种评选、稻矮化育种、稻杂交育种、超级稻育种四个阶段。水稻单产水平由50年代的2463.0千克/公顷提高到目前的6249千克/公顷,水稻单产的提高要归功于育种的培养。现在的水稻生产,除了新的高产育种之外,旱育秧、抛秧、机械化等栽培技术还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小麦栽培从50年代到现在经历了以提高抗病稳产为主的育种、以矮化与高产为主的育种、高产和优质育种并进等三个阶段。1952年我国小麦平均产量为732千克/公顷,到2008年平均产量达到4762.5千克/公顷,增长了6.5倍。可以说,小麦育种的不断创新是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动力,由开始的抗病稳产到后来的高产优质,小麦在量上和质上都实现了飞跃。
玉米单产的提高同样经历了选种、杂交、增肥、提高种植技术等几个技术阶段。50年代玉米平均单产为1264.5千克/公顷,近年来已经达到5000.3千克/公顷,60年来翻了两番。
大豆生产则经历了恢复发展、下降、持续下降、持续稳步发展等四个阶段。
我国农作物生产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略有增长的局面,1978年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50104.07千公顷,2009年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58369.27千公顷,增加了8535.20千公顷,增幅接近6%,全国农业生产的土地基础保持稳定。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分项来看,1978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20587.20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30年间下降趋势明显,近10年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08985.76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与1978年相比播种面积减少11601.44千公顷。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相对应的是,油料与蔬菜播种面积出现了比较大的增幅,1978年油料播种面积为6222.33千公顷,2009年油料播种面积翻了一番,达到13652.12千公顷,增加7429.79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3331千公顷增长5.5倍,2009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414.31千公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8-24/5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