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土地越种越瘦 质量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在吉林省农村,发展出不少养猪养鸡专业村屯。农民们腰包鼓了,村子却脏了。在这些村屯,大量的动物粪便像小山一样堆在路边、地里。尽管人人熟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谚语,这些上好的堆得到处都是的农家肥,却几乎无人愿意利用。

  “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种‘卫生田’,只给土地施化肥,这样干净、省事。”吉林省九台市一位农民告诉记者。

  可是,没有了农家肥的滋养,耕地地力更无法维持,下降很快,如目前东北黑土区耕层有机质含量就正以平均每年0.08%的速度下降。

  土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单纯的耕地数量红线,是无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梁华东说:“土地质量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0年前,湖北的肥料、粮食投入产出比为1┱5,即投入1块钱的肥料可以增产5块钱的粮食。但现在这一比例已经降到1┱1甚至更低。这一变化,除价格因素影响外,也显示出地力持续下降的现实。同时表明,农业产值不再因为化肥用量增加而线性上升,原有的单纯靠化肥增产的路子必须改变。”

  污染加剧,良田渐成“毒地”

  江汉平原地处南方,年降水丰富,在自然条件下是很难形成盐碱地的。但就是在地处江汉平原核心区的湖北应城市,由于周围化工企业多年的连续排放,最终造成10多万亩耕地盐碱化,彻底丧失了使用价值。

  这不是个案。一些工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注重环境保护,已对我国土地造成了很大伤害。根据中科院生态所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6,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

  土地污染不仅来自工业。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土地质量下降,养分失调,作物病虫害频发,农户为了应对投入过量农药,也使得土壤的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江丽华说,农药主要有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等。在田间施用的农药,大部分落入土壤,喷洒在植物体上的部分农药,也会因为风吹雨淋进入土壤。有研究者测算,施用在农田的杀虫剂有56%进入土壤,造成残留。现在有用飞机喷洒农药的,这种方式,会使得一半左右的农药直接落入土壤。

  此外,对土壤污染严重的还有农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说,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却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

  蒋高明长期致力于退化生态系统与退化农田修复研究,他用“白色恐怖”来形容农田里残留的白色塑料膜。据蒋高明介绍,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会在15厘米至20厘米深的土层形成不易透水、不易透气的难耕作层。农膜很难降解,又年复一年地不断使用,使这种状况愈发严重。

  占补失衡,新整土地质量参差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尽管从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的角度说,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二者同样重要,但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比较容易引发社会关注,而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却极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耕地面积的减少显而易见,而耕地质量的下降却是“悄悄进行”的,是无形的杀手。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坦陈:“由于缺乏可供遵照的耕地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非农建设占补耕地等项目验收中,难以对耕地质量进行把关。”

  湖北省天门市2003年开始实施国家土地整理项目,至2010年7月完成10万亩。但让当地群众不能接受的是,多数新整耕地的内在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大幅度下降。

  天门市土肥站站长尹长元告诉记者,由于土地整理技术有问题,导致耕作层遭到破坏,耕地生产能力严重下降。在天门市九真镇陆岭村,土地整理后耕地关键地力指标全面大幅度下降,有机质、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的下降幅度达80%以上。这样的养分水平使得土壤无法保持正常的团粒结构,出现板结现象,缺乏蓄水和保肥功能。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很快,占用耕地较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资料,每十年占用耕地六七千万亩。虽然国家实行占补平衡,通过整理、复垦土地等方式使耕地在数量上不减少,但这只是量的平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化肥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