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不用化肥种好地 农民忧“优质无优价”拒绝推广
最贫瘠的土地,采用生态循环的方式耕种,一样可以成为“吨粮田”。不过,这眼皮底下的活生生的例子,依然让农民有所犹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平邑山东平邑县东南20公里,便是卞桥镇蒋家庄,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放眼望去,碧绿的玉米田交错在花生地中。在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在喷农药,沿着闷热的田间小路走,就会有刺鼻的农药味扑面而来。
正在玉米地打药的蒋家庄村民蒋胜利说,为了防虫子,这是打第四遍药了。加上除草剂,他前后至少要打6次药。
不仅蒋胜利,当地的农民们都在为打药忙,谁也不希望虫子往自家地里跑。虽是夏天,但在地里却听不到任何虫鸣和蛙叫,看不见小鸟,安静的夏季田野,酷似蕾切尔·卡森笔下的“寂静的春天”。
不过,座落于这片方圆1000亩农田里的弘毅农场,却是另一个世界:牛儿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虫子在田里低声地鸣唱、“知了知了”的声音从树上传来,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在玉米地里时起时落,燕子成双成对掠地飞翔。
“快要下大雨了。”记者走进去时,院子里的人看着燕子说。
一片生态的孤岛
在这个占地约20亩的综合性农场里,有牛舍、鸡圈、堆肥场。农场正中是一块面积约2亩的试验田,种着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玉米已有一人高,从植株间隙里可以看见麦茬和稀疏的青草,在土壤表层散落着一些陈年的青贮饲料。
这里的土壤呈黄褐色,踩上去感觉松软。扒开土层,大约30厘米以下石块就明显增多。蒋家庄村支书周京林说,此处原是村里的机动地,因地力差不种粮食,多年来一直用作打麦场,后来还曾做过建筑垃圾堆放场,现在地里的砖块、石块就是那时留下的。
自从2007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租下农场以来,这里就成为村民“窥视”和议论的目标。蒋高明是从蒋家庄走出的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村民不理解他为什么从城里突然回家种田,更不可理解他怎么能在这片瘠薄的土地上种粮,还“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我们担心他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那不是过日子的做法。”有农民说。
不过,蒋高明做得更为彻底。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除了不用化肥农药,我们也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这种现代农业技术。”
他的一举一动,在农民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用牛粪代替化肥,用物理杀虫法代替杀虫剂。
在弘毅生态农场不大的试验田里,挂着两盏能发出特殊光谱的脉冲诱虫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脉冲灯会准时亮起,蓝白色的灯光,吸引了飞蛾、金龟甲等害虫扑来,触到灯管周围的金属棒,被电击后落入灯下的集虫罩。
“我们控制虫害的成本远低于喷洒剧毒农药。诱虫灯不能消除全部昆虫,但每年坚持诱捕,会逐渐达到生态平衡,即这个害虫物种还存在,也不再对作物造成危害。”蒋高明说。
农场的研究助理曾彦介绍:“在最初用灯诱捕虫子的时候,有时一天晚上能捕捉到十斤虫子,现在虫子数量少了,有时一天晚上只抓到二三两。”这些小虫在被捉住后,便成了鸡的食物。
“防治害虫除了诱捕以外,还有一条路是依靠益虫,大多数益虫都是白天活动的,诱虫灯对它们基本上没有影响。”蒋高明解释说。
因为没有了农药和除草剂,农场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恢复了:约200只麻雀和6只燕子在这里安了家,刺猬、野鸡、蛇都出现了。没有农药污染,还有大量天然和半天然食物可以吃,生态农场成了鸟的首选之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在农场外面的寂静田野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
在四周浓重的化肥农药包围圈中,弘毅农场更像是一片生态的孤岛。另外还有32亩告别了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农业投入的土地,分散在蒋家庄村里4个不同地方。
“现在的化学农业生产方式,切断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元素循环,我们要做的是让它重新回归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不再盲目杀死试验区内的一种生命,而是靠食物链和人工适当干预达到生态平衡。”蒋高明说。
“生态学的强大威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8-12/5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