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沉重的黑土地:“南粮北移”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隐忧


  面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状况,黑龙江省政府不得不另谋“水”路。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告诉记者,这条路就是利用黑龙江、图们江等界河资源。

  但界河资源是中国和邻国的共同资源,涉及一系列复杂棘手的问题。

  4. 半拉子水利工程

  水利设施不配套,灌溉率较低已经成为造成这些年来东北粮食生产“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主要因素。

  对于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思路除了“开源”之外,那就是“节流”了,这就牵涉到对这一地区水利工程开发设计的问题。

  目前,东北很多水利工程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工程老化失修、不配套、标准低等问题突出。在新的粮食增产预期之下,对于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东北地区来说,偿还水利欠账尤其紧迫。

  水利设施欠账太多,导致东北地区有效灌溉面积仅占25%左右,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45%,相差近一半。

  比如,吉林省榆树市是有名的粮食生产大县,在全国县级市里粮食产量排第一,2009年粮食产量是54.4亿吨。但是,它的水利工程中44座小二型水库都是病险水库,设计灌溉面积是1.9万公顷,现在只能灌溉0.5万公顷,还不到设计水平的1/3。

  水利设施不配套,灌溉率较低已经成为造成这些年来东北粮食生产“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主要因素。大部分耕地是靠天吃饭,如果降水较少或者变化比较大,粮食就会大幅减产。

  刘兴土告诉记者,从以前做的研究分析中看,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年际波动比较大,“干旱影响最大,特别是春旱和夏秋旱连起来,平均总产能下降25%,有的地方甚至绝产”。

  去年松辽委又给吉林省政府建议,“十二五”期间在吉林省中西部14个干旱缺水县市区推广玉米膜下滴灌。现在列入吉林省“十二五”计划的已经有1000万亩,从今年开始每年推广200万亩。

  不过,东北的水利建设仍然困难重重。

  记者调查发现,在东北的中东部,灌溉工程推进很难,农民积极性不高。因为近些年这个地区降雨量相对丰富,玉米不灌溉单产就可以达到1000斤以上,扩大灌溉面积能带来的粮食增产不明显,比较效益低,农民都不积极。而由此带来的风险就是,一旦遇到干旱,粮食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作为东北第二大水利工程的尼尔基水库面临更大的尴尬,水库已经建成并于2006年就可以供水,但下游的灌区配套工程规划国家一直没有审批,与这个水库配套的灌区生产的正是对粮食安全颇为关键的商品粮。

  “这本来是尼尔基水库的配套工程,水库建成之后灌区就应该发挥效用了。”李和跃颇感痛惜,这个86亿立方库容的水库非正常发挥作用已经5年了,这些年只能眼看着水白白流走。

  5. 正在流失的黑土

  黑土流失的可怕之处在于,黑土层之下是一层成土母质,不含任何有机质,种什么都不长。

  被近年来持续增加的粮食产量掩盖的,除了黑土区水利工程缺失的问题之外,黑土地作为难得的土地资源,正在面临流失的问题,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不同人看来,是不是流失的问题都难有定论。

  在东北12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黑土区占103万平方公里。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在中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被形容为“攥一把就能流出油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黑土 水稻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