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黑土区上已是一种“仪式”。
从春节过后,这里的人们就开始等待着气温升高,这和等待收割的心情有些类似——在抱以希翼的同时,也心怀忐忑,因为,在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之大背景下,依然保持每年一茬种植周期的黑土区,春耕已是一次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的行动。
在中国粮食生产和供应已呈现“南粮北移”的格局下,无论从商品粮生产还是粮食增产潜力来看,东北黑土区都是“重中之重”。这个地区的粮食生产已经不是一件普通的地方事务,而是关乎整个国家战略的事情。
针对黑土区的审视和追问早几年已经开始,这其中包括了对黑土地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的担忧。
而在今年宏观经济背景下,考虑到通胀形势的严峻,对粮食产量和粮价的考察,尤其重要。此时,对黑土地的审视和追问,更成为了对国家命题的关照。
黑土地正在面临不能承受之累吗?
1. 南粮北移格局形成
现在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大米的主销区,原来的“南粮北调”已经逆转为“北粮南调”。
在近十几年的中国粮食生产地图上,东北地区的地位越发突出,我国粮食生产“南粮北移”的局面已经形成。
按照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此前公开的一份研究,近10年来,我国粮食供应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南粮北调”逐渐演变成“北粮南调”。
从粮食产量减少的绝对量来看,排在前6位的浙江、广东、湖北、四川、江苏和福建全部是南方省份。自1997年以来,6省粮食产量合计减少量达604亿斤。
但是,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近150亿斤,增产的省份基本全在北方。比如,增产最多的5个省分别是河南、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山东,自1997年以来增产合计达634亿斤。
北方5省增加的粮食产量不仅弥补了南方6省减少的粮食产量,而且,在总体上还使得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多年来的递增时期。
而通过此研究也可以看出,黑土区主要分布地东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的粮食增产规模占据了较大份额,这也使得东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按照中科院的统计,东北地区1949年粮食总产量是1593.5万吨,2008年是10445.5万吨,增长了6.5倍。按照2010年东北粮食产量的11779万吨来计算,过去60年东北粮食产量增长了约7.4倍。
与粮食产量分布北移同时发生的是,作为最重要主粮之一的水稻种植也发生明显北移。比如,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从1980年代末的28.6%提高到现在的56.7%。
农垦地区的变化更明显,小麦从1978年的47%骤降到2008年的5%,水稻的种植面积则从1.1%到44.9%。这使得东北水稻占全国的比重由1981年的2.9%增长到2010年的13.25%,增加了10.25%。
“大米是主要口粮,没有东北的水稻,全国口粮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告诉记者。
而且,由于东北大米一年一季,比南方的两季、三季稻米口感好,东北大米已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
南方号称“鱼米之乡”,过去是主要产粮区,尤其是大米的主产区,所谓“苏湖熟天下足”。然而,现在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大米的主销区,原来的“南粮北调”已经逆转为“北粮南调”。
沉重的黑土地:“南粮北移”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隐忧
由于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东北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如果仅从粮食总产的角度来认知东北粮食主产区的重要地位,是很可能被低估的。
仅从总量来看,整个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加起来占全国的1/5,只比河南一省的粮食产量多1倍。但是,由于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东北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韩桂清告诉记者,粮食商品率高意味着一旦发生粮荒,能往外调出更多的粮食,从而能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东北黑土区商品粮基地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用举足轻重”。
“东北的粮食养活了很多不产粮的地方,东北在解决国家战略最脆弱的一部分,就是粮食安全问题。”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罗振锋告诉记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5-30/5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