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强农业生产风险评估与区划 保障农保持续健康发展


  (3)成果应用能力需要加强。严谨的理论支撑、稳健的研究方法和大量的实证研究,使得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实践界所采用,如在美国区域保险计划实行之初,农业保险费率是利用参数方法厘定的,但美国有学者通过严密的实证研究证明,在数据量充足条件下,非参数方法的效果要更好一些,随后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RMA)在1996年接受了这一建议,对区域指数保险的费率厘定方法进行了修改完善。而由于理论框架的不完善、研究深度及稳健性的不足,目前国内对农业风险评估及区划问题的研究仍停留在学术探讨层面,仅有少数成果被采纳用于指导和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4)研究力量需要充实。国外与农业生产风险评估与区划紧密关联的农业保险精算技术一直是农业保险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有许多大学及科研机构和一大批学者针对农业生产风险评估及区划的理论依据、方法技术及其在农业保险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力量十分雄厚。而国内在农业风险评估及区划问题上的研究力量较为薄弱,专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很少,也鲜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机构。

  (二)我国农业生产风险评估与区划实际工作进展缓慢

  国外发达国家在推进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在设立和示范一些新的保险计划和项目之前都要进行相关标的和区域的风险评估、方案比较和效果模拟,以确保计划或项目科学合理及适用可行。而我国在2007年启动新一轮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前,并没有开展农业生产风险评估及风险区划这一基础性工作。截至目前,虽然个别地方也开展了农业生产风险评估与区划示范,中国保监会也规划并着手组织对我国种植业省及区县级保险费率区划试点工作,但全面系统的农业生产风险评估及区划工作仍进展缓慢,严重滞后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评估及区划工作粗放。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风险评估与区划已非常专业化及精细化,农业生产风险评估和保险费率厘定已具体到不同作物标的、不同投保对象和不同的保险责任,细化到农户甚至地块层次,根据农户种植的作物种类、所处风险区域、农户特征,政府及保险公司会为各农户制定一个“异质性”费率(Individual Premium),使其缴纳的保险费与其生产风险水平尽可能匹配。农业生产风险区划也细分为综合性生产风险区划、单因子生产风险区划、单作物生产风险区划等。如加拿大马尼托巴省根据土质、气候、地理和农作物生产历史情况,将全省划分为16个风险大区,在每个风险大区中,又按照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进一步细分亚区,在亚区内进行风险评估和保险费率厘定,亚区内再依据农户生产历史情况(IPI)对其保险费率作进一步调整,以使农户缴纳的保费与其风险水平相匹配。萨斯喀彻温省与此类似,它按照农作物大类进行风险区划,对粮食作物划分了23个风险区,对饲料作物划分了17个风险区。美国曾以雹灾次数(平均雹灾天数)、雹灾次数最多的季节和雹灾强度为主导指标,把整个美国大陆划分为14类雹灾地区,据此分别对各区域制定和实施差别保险费率。德国在其农作物保险的开展中将全国划分为44个风险区,每个区内再对相应的9种农作物确定不同的农险费率,在这些风险区域的基础上厘定的费率共有396个,不同地区同种农作物的风险费率的差异也较大。而我国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大都以省为单位,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相当粗放,一省一个费率,很少有省份根据农业生产风险情况进行风险区划,而且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费率厘定方法科学性不够,很多地方的农业保险费率没有经过农业风险评估和保险精算,而是根据历史经验协商确定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参数 数据 概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