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粮价上涨 全球农民多数没受益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像泰国一样,采取统一的国家收购价,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加拿大,农业生产也像 “计划经济”。每个农户都有强制性小麦种植计划,即规定土地的约1/4必须种植春小麦,其产品则由农民合作组织 “小麦局”强制收购,但收购量有上限,如果农户种小麦超过限额, “小麦局” 不会收购超出部分;其他农产品也有程度、规模不同的购销配额规定。因此在加拿大,小农场主如不兼营其他产业,在统购统销的机制下往往只够温饱。

美国农民确实赚到钱了

也有一些国家的农民的确在这轮国际农产品涨价中获利。《环球时报》记者日前采访家住德国下萨克森州沃芬贝特的农民乌维。他拥有50多公顷土地,主要种植色拉菜、谷物、油菜籽、玉米和苜蓿等。此外,他还有60头奶牛和少量马匹和肉猪。乌维对记者说,现在各种农产品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百分点的增收。比如,他种的色拉菜去年同期每棵才卖59欧分,现在已经卖到至少75欧分(约合人民币7.1元)。去年一升普通牛奶能赚3欧分,现在则是7欧分。如果是生态牛奶,还有3欧分的补贴。算下来,他每月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他表示,下一步准备把农产品出口到中国等其他国家,这样他的收入或许还可再增加一成。

乌维说,利润增长要归功于直接与农产品销售商定下合同进行交易,这种“直销”形式减少了中间商的无理叫价,销售商定期上门收购也减少了运输成本。而且上门收购的价格也很合理,记者在超市买色拉菜,每棵也只卖到89欧分(约合人民币8.4元)。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农民阮纳尔德· 瓦奥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农民今年收成是近年来最好的,自己的粮食在国际上比以前更具竞争性了。芝加哥郊区的杰西克兄弟种了3600英亩土地,其中2300英亩种植玉米,1300英亩种植大豆,去年玉米每英亩纯收入150美元,大豆每英亩纯收入130美元,比前年翻了一倍。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期显示,2011年农业生产者的净现金收入预计达99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70亿美元。无怪乎“股神”巴菲特本月宣称,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令美国农场土地更加值钱,值得长期投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宿景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轮国际农产品涨价,受益的并非是农民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是农产品出口多的发达国家。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占全球粗粮出口的45%以上,加上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传统产粮国去年都遭受了一些自然灾害,所以美国农民从中受益不足为奇。在发展中国家或农业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农民在生产效率上处于劣势,同时国家缺乏保护农业政策。国际粮价上涨跟这部分农民基本没有太大关系。像海地原来是大米生产大国,现在已经不产大米了,原因是通过若干年的竞争,进口米已经比自种便宜。韩国、日本如果不是靠高额补贴,农业也早就没了。同样,曾被称为 “尼罗河粮仓”的埃及,现在除了长绒棉等少数农产品,粮食基本上以进口为主,自然也不会在国际农产品涨价中得到多少好处。

粮食危机呼唤有竞争力农业

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也让人们看到,政府对农业的扶持非常重要。德国很早就以立法形式限制土地的租用和买卖,避免了商业资本长期占用大片耕地。德国农民享受很多实惠,比如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德国政府规定:农民在收到销售款后才交税,还可全部扣除各项农业生产所需的开支,扣除用于投资的资金等等。德国农民人均每年从德国和欧盟拿到的补贴超过2万欧元。而美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令人羡慕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政府长期稳定的农业补贴“喂”出来的。

要生产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还得靠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民。在美国,很多农民都是直接走进期货交易所,先卖粮,后种粮,有效降低了自己的生产风险。在中国,这样做的农民数量还相当少。在加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但由于单产低,生长期短,低于 800英亩的农庄往往难以自给自足,不少农场主就选择住在城里或沿海,同时经营其他产业,或干脆做个上班族,只在农忙季节抽空回农庄伺候庄稼。

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比现在要增加70%。而作为去年最大大米出口国的泰国,今年随着国内担保收购价的提升,备感压力的泰国政府已经开始要求一些地区减少稻米生产,这对全球粮食市场来说是雪上加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小麦 白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