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粮价上涨 全球农民多数没受益

网友投稿  2011-04-26  互联网

近日,龙卷风灾害,地面上的一切被卷走的同时,农产品价格也被卷上去了。受风灾和油价上涨的双重推动,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价格又经历了一次集体上涨。从2010年年初到现在,国际农产品价格就走在持续攀升的轨道上,面包的主要原料——小麦价格在过去一年翻了两番,玉米价格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已上涨25%。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近日在中国公开场合表示,今后30年,农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建议大家“想致富,就去当农民吧”。那么,在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全球民众感到生活压力日增之际,各国农民是否成为当然的受益者呢?《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多个国家进行了调查,发现除了美国等少数国家,多数国家的农民都没有在这一轮全球农产品涨价过程中获得多大好处,有的甚至还亏本了。

“别以为超市售价高了我也受益”

在英格兰南部小镇温切斯特,47岁的农民杰瑞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家世代为农,如今在英国当农民的日子和祖父辈比起来,要艰难得多。杰瑞米指着眼前的2公顷田地说,今年春天栽种的主要是西兰花、扁豆和茄子,因为这些都是英国市场上比较卖得上价的农产品。杰瑞米说,去年凭着这些,外加饲养的170多只火鸡,总共赚了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3.5万元)。“这算得上是个不错的收入吧,我和周围几家农户赚的都差不多”。杰瑞米说,今年的收成就未必有去年那么如意。关键因素是汽油价格涨得太厉害,无论是每周一次去给超市送货,还是从饲料商那里运鸡饲料,开车的成本比以往增加了四成左右。 “但是超市给我的收购价却没有涨太多,真的,你别以为超市里售价高了我也跟着受益”。杰瑞米还说,两个念中学的孩子的吃穿用度也涨得惊人。一瓶和原来一模一样的2升装牛奶,价格已经涨了1/3,这可是天天都需要给孩子们在早餐时准备的。

今年埃及的夏粮收购从4月15日开始,在开罗郊外的拉瓦达小村,一脸沧桑的农民哈尔达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今年政府对粮食和棉花的收购价都比去年高不少,但他家一共才六七亩地,只种了一点粮食和水果,没有种棉花,所以只尝到“一点点甜头”。而且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通胀厉害得很,各种开销都在涨,除去成本,最后的收入就大打折扣,能装进口袋里的钱“少之又少”。“好在,还能够养活得起全家”,他叹了口气说。

作为农业严重不能自给的国家,韩国农产品价格之高世界闻名。以去年的 “白菜风波”为例,平时3000韩元一棵的白菜居然涨到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2元),当时韩国上下一片哗然,很多老百姓抱怨以后“连泡菜也吃不起”。但韩国媒体经过调查发现,即使在白菜价格最高的时候(1.2万韩元),农户在地里的白菜价格也没有超过一棵5000韩元,巨大的利润都被中间环节拿走。

泰国是世界最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政府一直实行“最低担保收购价”政策,这本来是对农业的一种补贴形式,但今年来国际米价节节走高,这个担保收购价却没有动;另一方面,农民的日常开支和耕种费用不断提升。最近,泰国农民终于忍受不住物价上涨的压力,各地稻农纷纷采取激进行为,要求政府提高最低担保价格。近两个月来,在主要的稻米产地陆续发生了多起农民示威抗议活动。彭世洛和大城府等地的数百农民还驾驶皮卡封堵了泰国主要公路。在农民的强大压力下,泰国稻米政策委员会建议将最低担保价格提高5%-10%.但这一幅度远赶不上国际粮价的涨幅。

“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在重演

这一年多来,多国农民没能在农产品涨价大潮中得到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通胀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抵消了农产品上涨带来的收入。第二,农户种植规模小,赢利有限。第三,农民并不能享受“超市价”,和中国一样,各国真正从农产品涨价中发财的,还是中间商。第四,农产品价格波动,有时还给农民错误的信息引导,一旦遇到价格回落,农民却首当其冲地成为风险的承担者。

最近在中国发生的“菜贱伤农”现象,背景就是去年蔬菜因产量少、受游资炒作等原因涨幅很大,一些农民于是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没曾想重演了 “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出现菜农开拖拉机碾掉百万斤卷心菜甚至自杀的情况。类似情况也在印度出现过。去年年底,由于干旱减产、运输流通不畅以及少数地区商贩囤积居奇,印度国内蔬菜价格暴涨。与中国不同的是,后来菜价回落的主因是政府为抑制通胀采取限价措施。在印度这样贫穷人口众多的大国,百姓的“菜篮子”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印度政府在去年年底出台“禁止洋葱出口”等一系列措施强行打压价格。今年2月,印度市场洋葱价格猛跌。之前涨价的时候,农民不是受益者,这回跌价又给农民带来很大损失。洋葱主产地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农民因不满洋葱价格骤降还进行了示威抗议。近期,韩国为平抑国内物价,临时降低猪肉、奶粉等的关税,这些都对韩国农民收入造成直接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像泰国一样,采取统一的国家收购价,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加拿大,农业生产也像 “计划经济”。每个农户都有强制性小麦种植计划,即规定土地的约1/4必须种植春小麦,其产品则由农民合作组织 “小麦局”强制收购,但收购量有上限,如果农户种小麦超过限额, “小麦局” 不会收购超出部分;其他农产品也有程度、规模不同的购销配额规定。因此在加拿大,小农场主如不兼营其他产业,在统购统销的机制下往往只够温饱。

美国农民确实赚到钱了

也有一些国家的农民的确在这轮国际农产品涨价中获利。《环球时报》记者日前采访家住德国下萨克森州沃芬贝特的农民乌维。他拥有50多公顷土地,主要种植色拉菜、谷物、油菜籽、玉米和苜蓿等。此外,他还有60头奶牛和少量马匹和肉猪。乌维对记者说,现在各种农产品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百分点的增收。比如,他种的色拉菜去年同期每棵才卖59欧分,现在已经卖到至少75欧分(约合人民币7.1元)。去年一升普通牛奶能赚3欧分,现在则是7欧分。如果是生态牛奶,还有3欧分的补贴。算下来,他每月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他表示,下一步准备把农产品出口到中国等其他国家,这样他的收入或许还可再增加一成。

乌维说,利润增长要归功于直接与农产品销售商定下合同进行交易,这种“直销”形式减少了中间商的无理叫价,销售商定期上门收购也减少了运输成本。而且上门收购的价格也很合理,记者在超市买色拉菜,每棵也只卖到89欧分(约合人民币8.4元)。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农民阮纳尔德· 瓦奥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农民今年收成是近年来最好的,自己的粮食在国际上比以前更具竞争性了。芝加哥郊区的杰西克兄弟种了3600英亩土地,其中2300英亩种植玉米,1300英亩种植大豆,去年玉米每英亩纯收入150美元,大豆每英亩纯收入130美元,比前年翻了一倍。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期显示,2011年农业生产者的净现金收入预计达99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70亿美元。无怪乎“股神”巴菲特本月宣称,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令美国农场土地更加值钱,值得长期投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宿景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轮国际农产品涨价,受益的并非是农民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是农产品出口多的发达国家。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占全球粗粮出口的45%以上,加上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传统产粮国去年都遭受了一些自然灾害,所以美国农民从中受益不足为奇。在发展中国家或农业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农民在生产效率上处于劣势,同时国家缺乏保护农业政策。国际粮价上涨跟这部分农民基本没有太大关系。像海地原来是大米生产大国,现在已经不产大米了,原因是通过若干年的竞争,进口米已经比自种便宜。韩国、日本如果不是靠高额补贴,农业也早就没了。同样,曾被称为 “尼罗河粮仓”的埃及,现在除了长绒棉等少数农产品,粮食基本上以进口为主,自然也不会在国际农产品涨价中得到多少好处。

粮食危机呼唤有竞争力农业

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也让人们看到,政府对农业的扶持非常重要。德国很早就以立法形式限制土地的租用和买卖,避免了商业资本长期占用大片耕地。德国农民享受很多实惠,比如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德国政府规定:农民在收到销售款后才交税,还可全部扣除各项农业生产所需的开支,扣除用于投资的资金等等。德国农民人均每年从德国和欧盟拿到的补贴超过2万欧元。而美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令人羡慕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政府长期稳定的农业补贴“喂”出来的。

要生产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还得靠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民。在美国,很多农民都是直接走进期货交易所,先卖粮,后种粮,有效降低了自己的生产风险。在中国,这样做的农民数量还相当少。在加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但由于单产低,生长期短,低于 800英亩的农庄往往难以自给自足,不少农场主就选择住在城里或沿海,同时经营其他产业,或干脆做个上班族,只在农忙季节抽空回农庄伺候庄稼。

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比现在要增加70%。而作为去年最大大米出口国的泰国,今年随着国内担保收购价的提升,备感压力的泰国政府已经开始要求一些地区减少稻米生产,这对全球粮食市场来说是雪上加霜。

面对必将到来的粮食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感到紧张,开始出台扶持农业的新政策。埃及这几年加大了对农民技术培训的力度,英国重点扶持了农村基础建设,而韩国着力严惩不法中间商,4月10日,韩国公正交易委员会公开处理了农膜销售商串谋联合涨价事件,对相关企业处以巨额罚款,总统李明博还于近日发表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农业的演讲。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使得农产品价格增长将成为长期趋势。尽管如此,农民仍然是个弱势职业。人们仍然不愿种地。美国《华盛顿邮报》早在1985年发表文章说,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政府必须把农场主留在农庄。中国是人口大国,绝对不能放弃农业,而且唯一的出路就是把中国的农业也搞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 “今天对农业投入多一些,也许日后我们面临的被动就少一点。”他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4-26/5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