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带来的土地级差已成为征用原城郊菜地的重要动力,出现“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1988年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在市郊开辟蔬菜种植基地,为解决本地蔬菜供应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前的不少城郊菜地被征用,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减少。
在广西南宁,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近郊常年高产蔬菜基地被征用和占用面积达80%以上,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按照南宁市区200万消费人口计算,近郊常年菜地应保持在8万亩以上,才能保证市区蔬菜供应的平衡,但目前南宁市近郊常年菜地只有1万亩左右。
另一些大城市的蔬菜种植面积保持不变或有所增加,但种植区域逐步转向更远的郊区县。西安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贵生介绍,与1980年相比,目前西安市人口大约翻了一番,但蔬菜种植面积是原来的4倍,蔬菜总产量是原来的6倍,只不过种植区域不断向远郊区扩散。
城市化带来的土地级差已成为征用原城郊菜地的重要动力,出现“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办香王村,从1995年到2005 年,1000多亩耕地基本都种植蔬菜,主要供应西安城区。2005年以来,由于西安地铁纺织城站建设、西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目前所有耕地已被征用。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香王村看到,原先的菜地已变成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在当地种菜30多年的菜农王社宁说:“我们原先的菜地,对农民来说收入比较可观,种植西红柿每亩每年平均收入2万元左右。菜地用于城市建设征地开发,一亩地可以卖到将近100万元。征地拆迁以后,村民暂时拿了一笔钱,有的户能拿到70万元,但以后没条件再种菜了。”
18万农户基本上都种蔬菜
蔬菜采购商吕红友说,在西宁,夏天可依靠本地和邻省甘肃满足蔬菜供应,但受气候条件影响,冬天种菜困难,即使用大棚在市郊种菜,也面临成本、技术、质量等多重问题,只有依靠彭州、山东寿光等优势产区的蔬菜基地。
城郊菜地减少的同时,一些适宜发展蔬菜生产的优势地区在市场化环境下发展成了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蔬菜生产基地。
成都下辖的彭州市距成都市中心25公里,目前已成为全国5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彭州市委常委尧敏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彭州的蔬菜产业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早已没有什么“菜农”的概念了,农民种什么由自己决定。
蔬菜生产基地的发展,为城市“菜篮子”提供了货源,也给菜农带来了收益。尧敏双说,彭州现有农户18万户,基本上都种蔬菜,农民年人均蔬菜销售收入2.6万多元,并逐年提高。蔬菜生产基地的扩大,既服务了城市,也富裕了农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2-18/5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