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受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不利天气因素影响表现“火热”,其中豆粕等饲料类产品价格节节攀升。日前我国1月CPI数据公布,同比上升4.9%,低于市场预期,也低于5%的通胀警戒水平线,加上上周我国刚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因此笔者认为最近政府不会有重大的调控政策出台,政策面上将进入观察期。
市场注意力下一步将转移到我国春季养殖业的补栏备货和大豆种植意向调查上,因此未来豆粕市场的炒作题材有四个:一是目前猪粮比价由前期的 6.51:1上升至6.69:1,国内部分地区养殖收益达到300—400元/吨水平,同时前期冬季疫情基本缓解,养殖行业的补栏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豆粕备货行情可能提前到来;二是南半球大豆即将进入收割期,大豆收割进程、道路港口压力以及阿根廷和巴西工人罢工等影响油料输出,全球可能出现的供给紧张将推高大豆价格;三是国际大豆价格高企和海运费价格上升导致我国大豆及替代品进口成本抬升;四是北半球即将进入春季播种期,而市场普遍预期大豆播种面积将会减少。因此总体来说未来市场炒作题材丰富,上涨行情依然可期。
但是目前市场当中还是存在潜在不利因素的,投资者在操作的时候应该保持理性。上周春节长假后的第一天,央行即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这也是央行自去年10月20日以来,连续第三次加息。央行每次加息都有既定目标,并在一定时期内分多次完成。据银行消息称,今年预期加息目标为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4%,这也预示着后期将会还有两次以上的加息动作。央行提高存贷款利率是政府控制市场资金供给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控制通胀的决心。因此,若后期因饲料价格上升造成生猪等食品价格上涨,触及政府底线,则会有更多不利政策出台来调控物价。
除了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相关调控外,以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财政赤字问题,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回落,也同样威胁着豆粕等饲料的上涨趋势。欧洲各国为减少财政赤字大规模削减政府支出,降低了欧洲在全球市场中的购买力,欧洲对肉类的消费预期将会降低,全球市场对饲料需求预期降低。另外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增速放缓同样影响着肉类的需求预期。所以未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有各自的潜在不利因素存在,因此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时候应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追高。
综上所述,在CPI公布之后的这段真空期,市场将以调整行情为主,后期随着市场注意力转移,各种利多因素开始发酵,价格将继续上涨并且存在创出新高的可能性。因此操作上笔者建议最近以日内短空操作为主,中线等待价格回调后的买入良机,下方第一支撑位3420元/吨,第二支撑位3380元/吨。
对于企业而言,由于存在潜在不利因素,加之目前政策处于真空期,豆粕等饲料价格将以调整为主,所以笔者建议:因东北地区豆粕现价贴水期价140 —420元/吨不等,压榨企业、养殖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在有豆粕等饲料库存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求为库存进行保值,规避库存贬值风险。若无库存,则应采取短周期或者零库存的模式采购原料,不建议大规模囤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2-17/5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