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采取有效措施 重振我国大豆产业


  大豆市场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之一。根据WTO准则,2001年之后我国大豆市场大门被彻底打开,国际市场大豆疯狂涌入国内市常2001—2003年成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大豆进口也在2003年首次突破2000万吨,超过国产大豆产量。

  据了解,目前外资企业参与我国植物油压榨行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进行原料进口贸易,如大豆、棕榈油等;二是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三是进行资金参股。而实际上,跨国粮商们往往是三种方式并用来参与我国植物油行业。

  经过短短10年时间,目前国内食用植物油总供给量已达2400万吨,其中进口油脂油料加工出来的食用油量接近1500万吨。ADM、邦基、嘉吉、丰益国际、来宝等跨国粮商参股或控股国内近百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0多家企业,占我国植物油压榨总产能的66%。跨国粮商利用其对原料采购的优势,正在逐步将中国变成全球植物油加工工厂,我国油脂压榨业被外资垄断的风险日益加大。

  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中国大豆加工企业连续三次在国际大豆期货市场遭受重创, 国际大豆贸易商整体“逼仓”, 最后受到国际投机基金的疯狂打压而陷入泥淖。

  2006年4月, 中国境内仍在加工大豆的97家企业中, 外资进入的企业达64家。2007年年底, 除九三、华粮、华农之外, 几乎所有的国内大型大豆加工企业都被外资掌控。
 

  2007年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很明显是国际大豆贸易商的联合操作。国内大豆企业如九三等, 在那次大豆价格上涨过程中出现了亏损。

  然而,2008年在中国豆农扩大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却被国际粮商、国际基金公司压制操作,国内油脂厂的日子当然也不好过。

  2009年2月、7月和9月,国内食用油价格三次提价,其中7月份集体提价10%。5月份,在金龙鱼的带动下,国内多个食用油品牌陆续提价;10月中下旬,花生油率先提价;到12月初,除花生油外,其他品类的食用油如调和油、大豆油价格也跟随大幅飙升。在轰轰烈烈的涨价狂潮中,不少专家和学者称是成本推高了价格,其中不无道理,但还有一个重要推力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资金炒作。从2009年10月份开始,无论是美国的投机基金还是指数基金,都调增了手中CBOT大豆的净多头寸数量,在国际大豆基本面偏空的条件下,却推动了大豆价格自底部的强劲反弹行情。大豆价格上涨带动相关油脂油料产业链上各个产品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目前,国内大豆压榨企业都在以进口大豆作为食用油压榨的原料。而在国内油脂原料进口上,跨国粮商利用其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资金优势,已基本完成对我国大宗食用油压榨原料的采购控制。由于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采用进口大豆,由此造成了我国东北大豆产区出现卖粮难、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的局面。外资对我国大豆压榨环节的垄断,导致国内企业压榨能力和实际压榨量不断萎缩。2000年,国内企业实际大豆压榨量占全国的91%,到2007年降至52%,而同期外资企业压榨量从9.0%快速提高到48.0%,国内大豆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产能盲目扩张

  致使压榨业开工率逐年降低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大豆压榨业的飞速发展。据了解,2000年我国日压榨大豆能力为6.4万吨,2006年年底达到27万吨,几年之内增长了3.2倍。按每年开工率300天计算,2006年我国加工大豆能力可达8100万吨,而当年实际大豆压榨量只有3500万吨左右,仅占全部大豆压榨能力的43%。

  由于产能的盲目扩张,我国大豆压榨行业已经出现严重过剩局面。据中华粮网统计,2000—2006年,虽然我国日压榨大豆能力增长3.2倍,但国内大豆实际压榨量仅增长1.2倍,国内大豆压榨能力的增速远远快于大豆实际压榨量的增速。由于产能扩张过快,使得国内压榨行业开工率逐年降低,2000年开工率超过90%,到2007年降至44.2%。其中,2000吨/日以上加工厂开工率仅52%左右,1000吨/日以下的小型加工厂半数以上处于倒闭、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2003—2005年我国建成的大型大豆初榨油厂,有半数以上企业因经营困难,破产或被其他企业兼并。

  目前,国内大豆初榨工业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大豆油脂加工项目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必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食用油 油料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