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采取有效措施 重振我国大豆产业


     国产豆产量萎缩

  进口大豆和种植收益低是主因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是目前世界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生产国。1994/1995年度之前,我国一直是传统的大豆出口国,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大豆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1995/1996年度,我国首次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4年,国外资本大举进入并开始向我国大豆加工业渗透。当年,国内主要大豆加工企业因对国际市场判断有误,高价进口的大豆尚未到岸即跌去1000多元/吨,损失惨重,而外资借机大规模进入我国大豆压榨行业,目前已经控制国内70%以上的压榨能力。

  据海关总署2010年1月1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478万吨,大幅高于11月份的289万吨,全年累计进口量4255万吨,较2008年全年进口量的3744万吨增加13.7%。大量廉价的国际大豆涌入国内,拉低了国内豆油和豆粕的价格,对东北地区国产大豆销售带来了很大困难。在进口大豆价格大大低于国产大豆价格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大豆收购企业不敢轻易冒然入市,使2009年大豆销售旺季出现了罕见的清淡局面,国产大豆收购期大大延长。

  据黑龙江省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6229万亩,较上年增加229万亩,大豆总产量680万吨,较上年减少60万吨。当年,黑龙江气候变化异常,前旱后涝使得大豆生产遭遇一定困难,部分产区大豆单产较往年明显降低,个别地区甚至绝产。

  在进口大豆和跨国粮商的双重挤压下,我国大豆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以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近几年大豆种植面积迅速萎缩。除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制约产量提高外,国内大豆种植效益的下降使得农民种豆的积极性降低,也是造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不断下滑的重要原因。2004年我国大豆产量创出174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到2006年产量降至1500万吨,2007年继续下降,2008年虽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由于种植效益下滑,2009年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就减少10%以上。

  国内大豆和菜籽平均成本和收益

  在种植成本上,农业生产资料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推高了2008年的大豆种植成本。按上述两种油料的平均成本计算,总成本较2007年同期提高16.65元/亩,现金成本较2007年同期增加16.91元/亩,现金收益较2007年同期减少13.45元/亩;若按2008年收获季节时大豆收购价1.5元/斤、平均亩产260斤水平计算,则大豆每亩收入为390元,剔除成本每亩纯收入只有10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豆农在种植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带来的基础农业资料价格的上涨,同时也要面对耕地资源越来越昂贵的现实状况。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和卖豆难,农民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其他农作物。

  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天气使玉米预期减产三成以上,玉米价格一路飙升,玉米种植收益相对较高,这很有可能使一部分豆农改变今年的种植结构。
  大豆收储

  只解近忧,远虑仍在

  2009年,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严重,且这一态势将继续维持下去,未来国内外市场大豆价差取决于国内更有力保护政策是否出台和国外金融市场的恢复程度。

  早在2009年年初,黑龙江国家临储大豆250万吨收购指标就已公布,全省128个收购储备库点陆续开展收购活动。国储大豆收购对各地大豆市场带来了利好影响。与此同时,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开始活跃,大豆市池暖势头开始显现。但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国储大豆收购质量要求严格,部分农民的大豆质量达不到收购标准,直接交到国库大豆的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由于国内外大豆价格严重倒挂,南方食品企业已不再选用国产大豆从事加工。虽然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产品,但在失去价格优势的条件下,其质量优势很难显现出来。三是大豆加工企业收购信心仍显不足,收购数量依然有限。黑龙江大豆价格与到港进口大豆价格相比,价差在350—500元/吨,国产大豆不具备与进口大豆抗衡的优势。同时,内外价差的存在使得国内加工企业利润维持在较低水平。尽管国家再次增加大豆收储数量,力撑大豆价格,但国产大豆市场上行无力、下行困难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外资逐步渗透

  国内油脂企业夹缝中求生存

  由于粮食产业在我国的特殊战略地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满足国内油脂行业供给,我国才逐渐放开大豆进口市常与此同时,以嘉吉、邦基、ADM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国际粮商借机大举进入中国植物油压榨市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食用油 油料 品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