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毛旭太:危机四伏却前景光明的中国苹果浓缩汁加工业


  企业不是不想用高质量的原料进行生产,而是由于企业自身规模已非常庞大,单靠自己栽种或者鼓励果农栽种高酸苹果似乎不太现实;从政府这边说,原来接纳企业入驻,除了就业、税收等等以外,就是要企业充当当地苹果产业的清道夫。

  假如把中国苹果浓缩汁当作一个产业,当我们把这个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打开,于是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残酷而尖锐的事实,那就是,号称全球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国的这个产业,完全建立在一个没有国际公认的合乎终端客户味觉需要的原料!随着一些不法企业的加工黑幕被曝光,中国苹果浓缩汁最终消费国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地对我国该加工业有了较多的认识,中国苹果浓缩汁终端消费者对中国廉价的低酸的甚至是非优质的产品的抵触情绪在本国产品保护的大旗下有明显的蔓延趋势。例如在德国(德国是中国在欧洲大陆最大的苹果浓缩汁销售国),一些作坊式的苹果汁加工者在自己的广告语里明确标着,“不含中国苹果浓缩汁”的字样,甚至有人撰文,呼吁政府保护本国产业,遏制中国劣质价廉的浓缩汁产品。

  还有人认为,欧美人自己加工苹果果汁用的原料果就是他们吃的苹果。于是这些人便认为,我们用自己吃的苹果榨出来的果汁欧美人一定照样消费。但这些人忘记了一点,欧美人吃的苹果的酸度都比较高,根本没有我们亚洲人吃的象富士一类的甜味充足,酸度几乎为零的苹果。另外即使在欧美个别地也存在少数几乎纯甜的苹果品种,但在果汁榨汁上他们长久以来习惯使用有酸度的甚至酸度比较高的苹果品种。另外长期以来,我国还有一些苹果专家,由于自己的认知问题误导了国内的浓缩汁加工企业。他们认为,国际上没有苹果加工品种和鲜食品种的区分。但事实上在欧美,苹果加工品种和鲜食品种是有明显区分的。某些品种在其品性特点上明确被标注是用来进行果汁加工的。

  因此有理由认为,我国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如果不尽快从原料着手,下大力气拼原料,拼高质量的符合欧美终端消费者要求的原料,那么原料质量(酸度问题,农残问题、重金属超标问题、棒曲霉素问题等)会使该产业随时出现象2008年这样的让整个产业几近崩溃的危机。试想,一个97%的产品依靠出口,但产品使用的原料却不符合终端消费者要求的产业,即使能够侥幸地一时一地的维持生存,难道能够长久吗?因此只有夯实原料基础,狠抓原料基地建设,中国苹果浓缩汁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产业,成为国际上苹果浓缩汁加工强国。

  二, 一个中国加工企业永远都不能单独说了算的市场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全球化的脚步飞快使得一些苹果加工企业难以自如应对。本世纪初,当我国的低酸度苹果浓缩汁在国际上每吨价位在低谷徘徊时,加工企业间的恶意价格竞争使得这个在中国新兴的行业如履薄冰。那个时候简直可以说是加工企业任人摆布,自己产品的价格任由别人摆弄。几年过去,峰回路转,价格的优势、劳动力的优势,加上老天的青睐(其间连续几年欧美一些大的浓缩汁加工国苹果遭遇连年减产,而中国苹果却连年丰收),中国低酸苹果浓缩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一路走高,从2004、2005年的每吨800美元的回暖期爬升到2007年每吨1300-1600美金,甚至更高。从国际上对苹果浓缩汁酸度要求来看,酸度在3,5%-7,5%间的高酸苹果浓缩汁的价位长期以来一直稳定在每吨1500-1900美元左右,而中国生产的浓缩汁酸度几乎全部在3,5%以下(绝大部分原料果滴定酸度不到0,25%,以6-7倍进行浓缩,浓缩汁最终酸度低于3%)属于低酸浓缩汁,其销售价长期以来鲜有超过高酸浓缩汁的。然而由于上述原因和天时地利,中国苹果浓缩汁加工在规模、产能上从2005-2007年的飞速发展,继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国。据资料统计,2006年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出口为67万吨,2007年飙升至104万吨。而作为中国苹果浓缩汁加工出口最大的省份陕西省而言,2006年总出口量为31,9万吨,2007年为57万吨,产量几乎翻了一翻。从上述数据看,仅2007年全年,陕西省苹果浓缩汁总出口量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强,占全球苹果浓缩汁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一。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扩张,单位吨销售价格的上扬,使得我国一些加工企业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甚至有些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个别领导认为,中国的苹果浓缩汁加工业可以左右国际消费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可以随意左右浓缩汁的价格,我们要什么价,欧美采购商只能接受。2007年秋季国际果汁订货会上,由于对市场认知的偏差,盲目自负以及谈判中缺乏足够的睿智和妥协精神,我国加工企业整体失去了再一次赚得盆满钵满的机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品种 果汁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