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内蒙古乳制品行业的自主创新战略模式选择




  1.4 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但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在中国乳业消费需求上,乳品消费呈现与生产同步增长的态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乳品的消费增加既表现为数量上的增长,更表现为质量上的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牛奶、高档牛奶、功能奶需求增加。从需求的差异化特点看,乳品消费需求更趋优质化和功能化。消费者对质量安全、新鲜营养等指标更加关注,同时保健、美容、减肥和适应糖尿病、乳糖不耐症患者等特定人群饮用的功能性高端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相比国际乳业巨头,内蒙古乳品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回顾乳业高速发展的道路,消费者收入水平以及城市化等需求因素毋庸置疑是乳业发展的引擎,内蒙古乳业必须加速升级迎接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安全优势多样化的需求。

  1.5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利润非常薄

  中国乳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行业年均增长率达到25%~30%,液态奶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60%左右,个别企业的产值增长速度甚至达到100%~200%。这种增长使产业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奶贱于水”曾经是乳制品市场价格战白热化的标志性特征,然而这更是乳业长期过度竞争的结果。乳制品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率2001年是6.3%,2002年是6.8%,2003年是6.1%,2004年是5.4%,多年来在5%左右徘徊。

  1.6 产品同构化严重,产品结构急需突破

  目前我国乳制品消费量中的绝大部分是液态奶和酸奶, 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乳制品中,鲜乳品的消费占到97.7%,奶粉消费占到2.3%,而其他乳制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消费结构的影响下,内蒙古乳制品企业以液态奶为主打产品。2006年,伊利集团液态奶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71.3%;蒙牛集团液态奶产品占其乳产品总量90.5%。相似的产品结构,必然带来同质化竞争。乳制品企业不得不采用降价或变相降价的营销手段争夺市场,加上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导致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暴露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一突出问题。因此要想保证内蒙古乳业持续高速健康发展,保证行业利润和企业竞争力,乳品企业必须开展自主创新。

  2. 内蒙古乳业自主创新的意义

  2.1 内蒙古乳业的包装技术进步推动营销方式的革命

  牛奶易变质、难贮运的生物学特性对乳品市场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液态奶市场主要以巴氏消毒奶为主。由于这种工艺不能将鲜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且包装材料也多为玻璃瓶、塑料袋等普通材料,因而巴氏消毒奶的保质期仅3—7天。由于我国运输、保鲜等冷链设施不完善,这时液态奶的销售半径一般不超过300公里,相应地液态奶市场也表现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如北京市场基本是三元一统,上海市场更是一片“光明”,其它各地区液态奶市场也基本是以当地品牌为主的垄断型市场结构。而远离市场的伊利等基地型乳品企业产品结构只能以易于贮运的奶粉等干乳制品为主,二者之间很少有交叉竞争。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内蒙古率先引进了超高温灭菌技术和无菌包装技术生产超高温灭菌奶,这种工艺能将牛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并在无菌状态下使用利乐枕或利乐包等专用材料灌装,从而使液态奶常温下的保质期可延长到4—6个月。超高温灭菌技术的引入使我国液态奶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常温奶方便贮运、保质期长等特点彻底打破了传统巴氏奶受冷链和销售半径的限制,同时货架期的延长使连锁超市、大卖场等现代零售业态成为液态奶销售的重要渠道,从而使液态奶市场的区域分割状况被彻底被打破,全国乳品统一基本形成,所以说,技术上的创新采用为内蒙古这一边疆地区的乳品企业展开全国竞争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2.2 内蒙古乳业的技术进步推动寡头市场日渐形成

  技术进步推动的全国乳品统一市场形成后,我国的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区域市场竞争转变为全国性的竞争。首先表现为拥有奶源优势的以伊利、蒙牛等为代表的基地型乳品企业,利用几乎不受销售半径限制的超高温灭菌奶,与光明、三元等城市型乳品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展开竞争,结果是基地型乳品企业凭借着质优价廉的奶源优势和恰当的市场战略迅速打开了全国的市场。1999年我国巴氏消毒奶占液态奶总量近60%,超高温灭菌奶占21.1%,但到2004年巴氏奶的市场份额下降到18.1%;而超高温灭菌奶迅速扩张到了66.7%,成为液态奶市场的绝对主导产品。此后城市型乳业又纷纷到我国北方原料奶重点产区如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建设奶源基地,自此,以奶源争夺和乳品市场低价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乳业竞争开始展开。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乳品加工企业出现分化,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奶源、产能和市场开始向规模大的企业集中,乳业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2005年,蒙牛、伊利、光明等液态奶的前十大企业合计占全国市场的67.3%。其中内蒙古的伊利、蒙牛两个企业就占到全国市场的46 8%,2006年进一步扩大到56%。2006年伊利实现营销收入163.4亿元,蒙牛为162.5亿元,构成中国乳品企业的第一阵营;上海光明、河北三鹿等乳品企业销售收入70-80亿元,是我国乳品企业的第二阵营;其它还有一些年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的乳品企业构成了我国乳品企业的第三阵营。总之技术创新导致的市场竞争使我国乳品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市场份额极不均衡,全国约1600家乳品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不足20家,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乳品市场呈现出典型的寡头型市场结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灭菌 其它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