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笔谈:两个“假冒伪劣”都要清除!


据知情人透露,山东济宁某处农资市场的一个质检所,7个人的编制,却设置了17个人的职务,闲时一杯清茶,两副扑克;忙时八方布告,四处抽检;所到之处,高举“执法”利剑,有理无理,“罚”字当头。据悉,该所多出的10人开支,全靠市场的罚款来支撑。

  前几天,笔者来到山东济宁采访,这里农资人谈起市场现状时,无不提及农资执法问题。在他们心目中,农资执法已成为“打真不打假”的代名词、假冒伪劣的保护伞:产品有问题的,多交三两千元的“罚款”,照样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市场出售;产品没问题的,业主经不起三番五次的抽检陪检,只好忍气吞声请客打点。这种“执法行为”,不但没能帮助农民辨别真伪产品,反而助长了假冒伪劣农资的嚣张气焰,加剧了市场秩序的混乱。一位农资人苦笑着说:“市场混乱也有执法大队的一半功劳”,眼里透露着厌恶与嘲讽。

  如今,不少地方的农资市场,秩序混乱,亟待规范。农资执法作为政府部门的一种市场监管手段,担负着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的重大职责。然而某些执法部门的这种“不作为”和“乱作为”,使政府的形象在农民心目中大打折扣。执法一旦成为百姓笑柄,就意味着执法的信任危机。农资执法的信任危机危及政府形象、危及市场公平、危及百姓福祉、危及法律尊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整顿农资市场,首先要整顿执法队伍,要把那些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假冒伪劣”“执法人员”从执法队伍中清除出去,这样,才有可能清除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农资商品。

  从根本上说,这两个“假冒伪劣”是“连体怪胎”,而“假冒伪劣”执法行为比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危害更烈,必须一同清除,且要除恶务尽。这样,整顿农资市场才有希望,农民也才有盼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利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