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业内外资融合加速


我国农资业入世的过渡期刚刚结束,内资企业激烈的竞争,外资企业在多年了解我国国内化肥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大举的进入,给国内农资企业形成了非常大的现实压力。IFA名誉主席、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四海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机电、电子领域有一些内外资的融合,农资行业怎么办?我国为了控制供求总量,保证农业的发展需要,已经出台一些政策,限制一些出口。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化肥行业整体来说还是落后的,还是分散的,集中度非常低,尤其是复合肥。我们需要从生产大国走向强国,怎么走向强国?国内农资企业要整合,整合就是资本的整合,资本整合就是内资、外资融合发展。
  国外资本总体乐观
  我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一直对外资是巨大的诱惑,农资行业也不例外,但外资如何看待我国农资行业呢?
  虽然外资企业对我国农资市场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但当前内外资合作的典范也许可以打消他们的顾忌。“15年前阿康公司就已经向中国市场迈出了第一步,向中国农民推销了我们的产品。我们在不同的时期选择了很多优质的合作伙伴,像中化、中农、康佳,还有GMPC,我们公司的产品很快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为了更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在中国注册了我们自己的商标———阿康,现在我们的商标已经在全国驰名。如今阿康公司在中国已经非常成功,现在每年销往中国的复合肥已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50%。在2001年底经过经贸部批准之后,我们成立了红日阿康集团。不到5年的时间内公司的销售额翻了两倍,并且扩大了主要产品的产量,每年增加了20万吨的复合肥产量,建了13万吨的钾肥项目,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做了准备。”俄罗斯阿康公司董事局秘书斯特思如是说。
  国内市场出现先行者
  当外资的目光投向国内农资市场时,国内的农资企业也没有无动于衷。亚洲最大的控释肥生产企业———金正大集团的做法值得一提。
  今年1月份,金正大集团签署了一个协议,从国外一家投资机构引进了两千万美元外资。总结合资的过程,金正大集团投资总监陈宏坤毫无保留地谈起体会,他说:“吸引外资更多要寻找你自己具有投资价值的亮点。外资非常关注项目的收益和盈利的模式,他非常看中这个团队怎么样。现在不是缺资金,现在资金非常多,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实际上真正缺的是比较好的项目。企业领导人明白,引进资金是为了改善财务结构,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形象、引进人才等等。”陈宏坤介绍,金正大只选了金融投资者,也叫财务投资者。同时,他认为应该坚持共赢的理念,不管是新股东老股东,大家一块儿做事情,不是谁吃谁的问题。这个案例被山东省评为一个引进外资的优秀案例。
  内外资本融通有方
  针对农资企业如何利用外资心存疑问,浩伦农科集团总裁吴少宁认为,中国企业应该优先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在香港上市有三种,一种H股,一种红筹股,一种是买壳上市。
  面对红筹股和H股上市之路困难重重,吴少宁指出了一条通途———买壳上市。吴少宁说:“2004年修订了上市规则,按照新的规则,未来在香港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的注资行为,只要为注入业务的资产值达到买壳公司100%的话,按照新上市来处理。所以借壳上市,是大量企业的选择,有时候可能一分钱都不花,也可以获得上市的成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总体 钾肥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