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农资监管的长效机制?浙江转变监管理念,率先破题,探索出一条以“三网三制”为主要内容,构建农资信用体系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省有12000多家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已纳入信用管理范围,21个试点市县初步构建起农资信用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浙江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是围绕“三张网”展开的。
浙江首先建的是一张“农资监管网”。支撑这张大网的是三张小网:一是建立部门联管网。在浙江,专业的农业执法人员近1500人,“省有总队、市有支队、县有大队,上下贯通、运行有效”的队伍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同时,工商、经贸、公安、物价等部门配合农业部门,协作联动,有效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二是建立乡镇协管网。一些地方把乡镇政府纳入监管主体的队伍,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三是建立社会监督网。基层农技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成员与农资经营者、使用者都有频繁的接触。浙江有效利用这个优势,把他们聘用为“农资协管员”,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第二张是“农资现代流通网”,用来织这张网的“丝”是“农资连锁经营”。小而散的农资经营方式造成进货渠道复杂、源头监管困难。整合农资批发资源,培育农资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农资连锁经营是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浙江已有“惠多利”等较大规模的连锁企业10多家,连锁经营点2000多个,而且每一个经营点都做到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经营和统一服务的“五统一”。
最后建设的是“农资信用信息网”。一些被“打”到的企业,为什么敢再度失信?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共享不到位。为了有效克服这个问题,浙江农业执法网新鲜出炉。用户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各个农资企业基本信息、违法违规情况、质量抽检结果公告等信息就尽收眼底。这就利用了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了农资信用的动态管理。据悉,目前浙江正在着手研究如何利用“浙江农民信箱”这个新的网络工具,实现有效监管。
网要搭得牢靠,还要制度的保障,浙江同时着重建设农资信用体系的“三种制度”。
一是建立诚信制度。浙江把“打”和“扶”相结合,在坚持打击违法的同时,帮扶企业建立自我规范的制度,引导行业自律。建立进销货台账,推行“两票一卡”(进销货发票和质量保证卡)制度,出具销货凭证和印有投诉举报电话的质量信誉卡……这些贯穿采购、生产、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规范,已经在浙江农资企业广泛推行,有效实现农资的可追溯管理。同时,引导企业成立农资协会,建立行业公约,实行行业自律,自我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
二是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如何提高“惩恶扬善”的效果?浙江认为关键是要建立信用惩戒和表扬的长效机制。制定详细的评选标准和程序,评选出“放心农资店”,是浙江的一个主要做法。目前,浙江已有“放心农资店”200余家,不仅使农民买到质优价廉的放心农资,也增加了经营店的经济效益。据悉,首批省级诚信农资企业的评选工作也已在浙江全面拉开序幕。
三是建立农民利益受损补偿制度。为了减少农民损失,浙江探索建立农民利益受损补偿机制,一方面,加强和规范农业生产事故的调处工作,做到有机构去受理,有专人去处理;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设立农业生产事故救济资金,对农民受损但规范落实赔偿或无能力恢复生产时,由政府给予农民相应补偿。
据悉,浙江将力争用三年时间,初步完成“三网三制”建设,基本建立浙江农资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6-8-7/20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