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蚕豆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该病是蚕豆产区的一种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一旦感病,整个植株均可受害。该病病菌在气温高、湿度大时侵入快,在初冬气温仍然较高时,蚕豆处在苗期,田间通风透光好,空气湿度低,不利于锈病病菌的侵入扩展和繁殖,故发病较轻。但在3~4月随气温上升,病害即迅速蔓延为害。

  防治方法:

  1.调整好播种期,各地可选择在最佳节令时段播种。早播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蚕豆苗期锈病发生在主茎上,早播蚕豆摘除主茎,可推迟开花6~7天,既可减轻霜冻为害,又可减少锈病冬前病原。摘除主茎后改善了田间小气候,能减缓发病或病害的扩展,这样冬后发病就可以推迟或减轻。

  2.注意发病中心。开春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容易造成蚕豆锈病的流行和发展。因此应切实加强田间观测,做到早发现早施药以控制发病中心,力求压低病原基数。对发病基数大的田块,在锈病大发生前每隔10~15天喷1次药,连续喷2~3次,以减轻危害。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浓度为0.5%的波尔多液,每亩70~100公斤均匀喷雾,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每次每亩喷60公斤左右,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防治效果显著。

  蚕豆赤斑病

  该病是蚕豆产区发生极为普通的真菌性病害,特别是进入春季多雨时段时,常会造成赤斑病的流行为害,严重影响产量。该病主要侵害叶、茎、花,还可侵害幼荚。冬前蚕豆生长过旺易受冻害,初夏蚕豆初花至结荚期温度20℃左右,湿度达80%以上,遇大风天气,均为发病的有利条件。排水不良,土质粘重,连年连作的田发病重。2月以后气温升高,如遇雨日增多,湿度大,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蔓延迅速,极易造成灾害。

  防治方法:

  1.清沟沥水。蚕豆植株最忌水渍。蚕豆开花期间正值多雨季节,在围沟、子沟配套的基础上,开春后及早清沟沥水,做到雨停水流,降低田间湿度,减轻赤斑病发生的生态条件,控制发生为害程度。

  2.清理枯枝。蚕豆收割后,及早清除枯枝落叶进行烧毁,控制菌源,对减轻翌年赤斑病的发生和为害有积极意义。

  3.药剂防治。蚕豆花期施药,是控制赤斑病发生为害的关键时期。凡在3月下旬施药一次的,比不施药的蚕豆增产42%;4月上旬末在3月下旬施药的基础上,再施药的比不施药的增产77.3%。在先年赤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块,由于菌源多,或者当年蚕豆植株生长茂密、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以及先年播种迟、植株瘦弱的地块是防治重点。可于发病始期喷第一次药,隔7~10天发病高峰期喷第二次药,即发病由赤色小点开始扩大到病斑逐渐增多,连续用药两次。如果等到病斑普遍流行再施药,则防治效果差。农药种类和每亩每次的用量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分别兑水75公斤粗水喷雾。喷雾时要求叶背、叶面和茎秆都要喷药液。喷药后未干遇雨,雨停后要及时补施,以保防效。此外,每亩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或在蚕豆初花期开始喷药,每亩用40%多酮可湿性粉剂或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120克,兑水50~60公斤,对全株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有良好的效果。(曹立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豆 喷雾 连续 间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