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萍
刚刚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每天既紧张又忙碌,母亲的来电让我瞬间放松下来。母亲问,工作怎么样了?还习惯吗?我像个孩子一样滔滔不绝,给她讲述采编工作中的点滴。母亲在电话里叮嘱:“只要踏实工作,一定会有收获。慢慢来,你会干好的。”母亲的话里包含着希望和鼓励,透露着坚定和欢喜。听后,我信心满满。
老舍先生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香有色,却失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母亲出生在皖北的一个农村家庭。彼时的生活留给母亲的记忆只有饥荒,外公外婆带着他们兄妹四人到处逃荒要饭,年头稍好点,才回到家乡。母亲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外公外婆对她格外好。
外公头脑活泛,再加上有一点文化,回乡后便在生产队里担任了书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孩子们却都错过了上学的年龄,只能上夜校稍微补充点知识,舅舅、大姨和小姨觉得这么大了还上学,有点丢人,就退学了,帮助家里挣工分,补贴家用。母亲当时的年龄也不小了,11岁才上一年级,经历几次跳级之后一直读到了高中。
在偏僻的农村,母亲算是有文化的人了。1976年,母亲被推荐到学校任教,同时还在路线教育宣传队工作,一干就是好几年,期间还遇见了我的父亲。由于工作成绩出色,母亲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老师,在宣传队里也是先进工作者。母亲性格好强,有理想有追求。虽然常常受到组织表扬,却并不甘心一直窝在穷山村里。于是,她通过参加乡政府人员招聘考试,如愿以偿地向上迈进了一大步。从此,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远了,但离自己的理想却近了。
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她总是乐呵呵的。母亲每天上班都要翻过几座小山,遇到雨雪天,总是回来很晚。外婆一面担心母亲工作太累,一面担心孩子们没有着落,所以就把我们接到身边养育。母亲这一干又是十多年,直到1992年撤乡镇并区,才转到镇里上班。我记忆中,母亲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考试取得的,并且级别一次比一次高。
母亲是善良的。只要在家,总是有人找她帮忙,有关于计划生育的,有处理土地纠纷的,有解决孩子上学的,等等。有时候早饭只做了一半,就被人叫走帮忙了。那时我们还小,起来的时候,因为没有饭吃,都会埋怨母亲,但母亲总说:“别人来找帮忙,说明人家认可咱的能力,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做一个善良的人总没有坏处。”印象中,没有什么事是她做不了的,直到现在依旧如此。年过六旬的她,如今被返聘在基层工作,为家乡的扶贫和环保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我很敬佩母亲,她教育孩子时总是身体力行。她常说,农村的孩子要想有出路,就得好好读书,有知识再去奋斗,就能少走一些弯路。母亲还说,人一辈子很短,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努力爱上它,并认真做好。我常常能从母亲的话中找到勇气,从而变得更坚强。
我喜欢和母亲待在一起,总觉得如沐春风,十分温暖。静下时,也难免会喟叹岁月的无情,漂白了母亲的黑发。不过,再无情的时光也无法带走母亲那份与生俱来的勇敢与坚强。她虽然不再年轻,但永远美丽。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9-01-27/14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