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进入冬季,天气越来越冷!教你9招,轻松搞定大棚蔬菜管理!


  如果此时温度偏低,叶片内的光合产物难以转移出去,就会出现泡泡叶症状;如果温度偏高,叶片内的光合产物就会就地转化造成叶片加速生长,形成徒长。

  晚上,棚温继续降低,到日出之前,棚温要维持在10℃以上,15℃最适宜。夜温偏高,呼吸作用加强,植株内营养消耗过大,苗子就羸弱;夜温长期偏低,则容易出现花打顶现象,也利于病菌的侵袭。

  4、提倡滴灌或膜下浇水

  浇水是蔬菜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但是,什么时间浇水、浇大水还是小水、白天浇还是晚上浇等具体细节是有说法的。

  晴暖的白天上午浇水,浇水结束以后,密闭风口,提高棚温,就会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再开启放风口,把棚室空气中的水分散失到棚外,晚上的空气湿度不会太大。

  遇到阴天,如果下午浇水,棚室内的温度较低,土壤水分的蒸发慢,也不能放风排湿,导致空气湿度偏高,晚上凝聚到蔬菜叶片、茎秆或果实表面上的水滴就多。早晨揭开棉被以后当看到叶片上或果实上晶莹剔透的水珠,会感觉到很美,但这种美会给蔬菜带来麻烦。

  很多栖息在土壤中或空气中的病原菌,更喜欢水,水是这些病菌最喜欢的生存环境,让病菌滋生更快,更容易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到植物器官中,导致病害的发生。

  比如黄瓜霜霉病、角斑病、灰霉病,番茄叶霉病、溃疡病、髓部坏死等病害的发生,都是在低温阴天,棚室内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严重发生。

  这就需要在浇水的时候尽量避免水分的蒸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大棚 农家肥 黄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