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上半年,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继续优化,畜产品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季节性回落后开始逐步回升,养殖效益稳步提高。但具体到各个畜种呈现出的态势却不尽相同,养殖户上半年赚钱了吗?对下半年怎么看?生产上如何调整?
本报通过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监测分析处、全国畜牧总站行业统计分析处邀请到了农业农村部畜牧业监测预警专家组,针对广大养殖场(户)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报记者裴 燕张煜昆
生猪
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组首席专家王祖力:
猪价阶段性回升但总体供应仍偏宽松
今年以来,生猪市场始终低迷运行。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18年1月~5月全国活猪平均价格由1月的15.25元/公斤降至5月的10.57元/公斤,每公斤下跌4.68元,降幅达30.7%。6月活猪价格虽有回升,但幅度未达预期,生猪养殖仍处深度亏损区间。按加权平均测算,2018上半年,养殖户每出栏一头商品猪亏损70元左右。
生猪价格的不断下跌给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下半年的生猪市场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运行呢?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组首席专家王祖力。
产能调整呈分化态势小散户产能收缩
王祖力表示,受养殖亏损影响,全国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总体呈下降趋势。
农业农村部400个县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6月生猪存栏较1月下降2.9%,较2017年同期下降1.8%;能繁母猪存栏较1月下降4.1%,较2017年同期下降2.9%。“值得关注的是,不同规模的养殖场(户)在本轮生猪产能调整中呈现出分化态势,大规模养殖场产能继续扩张,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产能有所收缩。”
养殖效率提升PSY5年增4头
近几年,生猪养殖效率持续快速提升。农业农村部400个县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出栏活重由2008年的108公斤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122公斤左右,2018上半年平均重超过124公斤。每头能繁母猪平均每年提供上市肥猪数由2008年的13头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16头左右,2018年预计可达17头。
王祖力认为,“因此,虽然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但上半年猪肉产量同比仍有所增加。这也是造成生猪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半年猪价总体高于上半年,但大幅反弹可能性不大
进入7月以来,生猪价格开始呈现出回升态势。监测数据显示,近期部分地区生猪价格接近14.00元/公斤,市场乐观情绪渐浓。
王祖力表示,下半年是猪肉消费旺季,预计后期活猪价格总体回升,但生猪市场供需关系总体宽松的态势没有改变,9月中下旬可能还要经历一波降价的过程,猪价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希望养殖场(户)能够合理安排出栏节奏,不可盲目压栏,尽量规避市场风险。
奶牛
奶业监测预警专家组首席专家卜登攀:
下半年生鲜乳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规模化养殖导致的“四增”
据全国生鲜乳收购站监测,2018年上半年末,奶牛养殖户户均总存栏同比增加36.7%,较2011年1月增加930.5%。2018年上半年,生鲜乳总产量同比增加1.1%,6月份生鲜乳总产量小幅下降,但同比增加2.6%,较2014年1月增加13.5%。奶牛单产水平稳步提升,2018年上半年单产达到7.4吨,同比增加8.8%,6月份单产水平同比增加8.7%,较2011年1月增加58.0%。
卜登攀表示,自2011年以来,奶牛单产水平整体呈平稳增长趋势。由于中小型养殖场(合作社)的退出和兼并重组,使得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稳步提高,单产水平持续提升,导致生鲜乳产量不降反升。数据显示,上半年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59元/公斤,同比增长1.5%,6月份生鲜乳价格同比增加1.4%,但较2014年2月价格顶峰值降低11.5%。
生鲜乳价格上调动力不足
“虽然,2017年我国奶业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渡时期,随着《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等政策的提出,对2018年奶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上半年生鲜乳价格小幅回升,但是奶业受到来自乳企与环保的双重压力,效益下滑,今年下半年仍将有养殖场逐渐退出。”卜登攀表示,2018年奶牛存栏降幅减缓,累计生鲜乳产量或将持平。生鲜乳价格没有大幅上调的条件,同时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养殖饲料成本增加,下半年奶牛养殖前景依然不够乐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8-08-05/13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