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北京农田鼠害预计全年发生150万亩次


  本报讯 根据北京市13个区农田鼠情监测数据及11个区TBS(围栏捕鼠系统)示范区捕鼠情况,结合气象、栽培、害鼠生物学特性等因素综合分析,市植保站预计2018年全市农田鼠密度呈现上升趋势,总体为轻发生,部分山区农田、设施园区、林荒地等环境偏重发生(鼠密度超过8%),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监测数据显示,粮田鼠密度0%~6%,平均鼠密度在2%以下,个别地块鼠密度在6%左右。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城乡结合部鼠密度在0%~3%,平均鼠密度在1%以下。优势鼠种为小家鼠。果园鼠密度0%~8%,平均鼠密度在2%以下。优势鼠种为小家鼠。设施蔬菜鼠密度0%~4%,平均鼠密度在1%以下。优势鼠种为小家鼠。林荒地鼠密度在0%~3%,平均鼠密度在1%以下。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小家鼠。

  整体来看,农田害鼠密度呈上升趋势。2017年全市采用夹捕法调查69块样地,3~11月共捕获各种害鼠202只,同比增加44只;年平均捕获率0.3%,与2016年相同;年捕获高峰在9~11月,捕获率0.5%,同比高峰期延后4~5个月。农田鼠密度分布不均。夹捕法监测涉及粮田、设施蔬菜、果园、林荒地、城乡结合部等5种农田环境。其中粮田平均捕获率0.4%,样地最高捕获率6%,均与上年相同,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群,占总捕鼠数的38.9%;设施蔬菜平均捕获率0.4%,同比增加一倍,样地最高捕获率3.1%,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群,占总捕鼠数的64.6%;果园平均捕获率0.4%,同比略有上升,样地最高捕获率8%,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群,占总捕鼠数的73.6%;林荒地平均捕获率0.1%,样地最高捕获率2.1%,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群,占总捕鼠数的41.7%;城乡结合部平均捕获率0.5%。TBS鼠情监测设置在设施园区和水稻田,共捕获5种害鼠,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总捕鼠数的44.7%。

  去年冬季属干燥暖冬气候,有利于害鼠越冬,设施面积增加为害鼠提供了越冬场所和食物;害鼠高峰期后移,使害鼠越冬基数增加,存在鼠密度上升可能;同时,鼠密度较低也为害鼠提供了较多生态位;再加上鼠类具有的迁移习性和超强补偿繁殖能力,使农田鼠密度存在快速反弹的风险。(张金良 董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蔬菜 数据 气候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