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三年前电话成就今日缘


□本报记者翟怡婷

接到《农资导报》记者的电话,李向坤很意外。他说,本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一个咨询电话,竟然很快接到回复,还得到了农技专家的指导。而他打的电话号码,是无意中在一家农资零售商处看到的一张三年前的《农资导报》上刊登的。

李向坤是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今年已经68岁了。他说:“在我们这儿,50岁算青年,60岁算中年,我这个年龄正当年。”老李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深圳打工,另一个虽在当地但也不务农,家里45亩地老李是绝对主力。他想咨询的,就是地里的高粱该怎么管理?怎么施肥?

说起种地,老李在同龄人中绝对不落伍。“听说了测土施肥这事儿,我前年就把家里的地测了个遍。”老李说。他按照要求在地里取了9个土样,专门送到县里的土肥站去测土,测土结果现在还保留着。但他疑惑的是,有了这测土结果还是不知道该咋施肥。老李说,他在报纸上看到过农业部门发布的全国各地土壤情况和施肥指导意见,但具体到他家,他觉得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不只是他,村里人种地都凭感觉施肥,氮磷钾都是随便配,没啥根据。老李说:“你看这氮磷钾,什么三个15、三个17……五花八门,很难分清用哪个合适。”

土地流转,有大户承包土地,会不会就有专业的人来种地了?记者这样问老李。老李说,村里的土地还没有流转,都是各家各户分散种植。当地调减玉米面积,老李今年除了传统的玉米,还种了高粱、谷子、绿豆。他还特别提到了辣椒。这可不是吃的辣椒,是他第一年尝试订单种植工业用辣椒。不过,这也费了番周折。他先是在电视上看到订单种植辣椒的信息,又转了几次电话才找到收购的企业。虽然不愁卖了,但他想着,如果能有人来指导种植,科学管理,产量和品质肯定会更高。

老李还买了电动农药喷雾器械,但用起来力不从心。整整两天打了9亩地,说不累那是假话。这两年出现的无人机洒药,老李也听说过,“一台几万块,对我可是够贵的”。而且村里的地很分散,种啥的都有,他感觉无人机恐怕不适用。听记者说一些农用无人机厂家可以做到精准洒药,而且配有专业飞防服务,不用自己买无人机,老李很是动心:“真希望能有这样的服务来我家门口做推广,我们这里绝对有市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辣椒 土地 玉米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