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玉米十大虫害防治攻略!夏玉米种植户不得不看


成虫: 玉米螟成虫体长13一15毫米,体黄色( 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卵: 玉米螟卵块由20一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幼虫: 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蛹 : 玉米螟蛹15一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一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防治攻略


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越冬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3代发生区,尽量扩大夏玉米播种面积,压缩玉米、高粱、谷子等寄主作物的春播面积,减少第1代玉米螟的食料来源和繁殖场所,以控制第2、3代发生量和减轻对夏玉米的为害。


利用雌蛾喜在高大茂密、生长旺盛的寄主植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春玉米正常播种前1个月左右选择邻近越冬场所的地块种植小面积的诱集带、诱集田,或对少数早播春玉米田块加强肥水管理,促其早发,诱集成虫产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喷雾 苗期 寄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