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用“导弹”精确治虫


近日,一些报道称,南方某地投放3亿颗赤眼蜂虫卵,用“生物大军”去剿灭农林害虫;黑龙江康平县召开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会,将分两次共释放赤眼蜂200万头;广西南宁市武鸣县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这些典型事件都提到了一种昆虫———赤眼蜂。由于其具有主动定位害虫,并带有让害虫致死的病毒而能精确治虫,故有“导弹”的美称。

赤眼蜂是一种红眼睛的小蜂,一般体长0.5~1.0毫米,最小的仅有0.17毫米。赤眼蜂是当前研究和应用较多、效果最显著的生物防治寄生性昆虫。其防治对象主要有玉米螟、甘蔗螟虫等钻蛀性害虫,人们正在研究其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可能性。据中科院生态所做的测定,喷洒的病毒制剂中,真正能对害虫起作用的只占1%,65%流失在空气和土壤当中,34%被作物吸收了,即99%都白白浪费了。赤眼蜂的研究应用历史较早,1882年加拿大Saunders自美国引进微小赤眼蜂防治茶簏蜂的试验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正式应用始于20世纪初期,美国防治入侵害虫黄毒蛾,在调查天敌过程中,发现黄毒蛾卵块被美国当地微小赤眼蜂寄生;1909年,大量欧洲蜂种被饲养和释放,但未达到预期效果;1913年俄国Pospel ov开始利用黄地老虎卵繁殖赤眼蜂;1921年,在印度群岛巴巴多斯岛首次应用赤眼蜂防治赶着螟取得一定效果,并且连续做了20年的长期放蜂记录。

国内赤眼蜂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浙江省昆虫局设立寄生蜂研究室,国内近代生物防治也从此开始。经历20多年的研究,直至50年代,选用蓖麻蚕卵来大量繁殖赤眼蜂首获成功,赤眼蜂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才真正蓬勃地开展起来。

早在文革时期,我们就已经开始重视使用生物防治害虫,在金虹的著作中,就已经有记载繁殖赤眼蜂消灭害虫的故事。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个人为了搞坏他人的名声,先在臭椿上打了农药,再放上赤眼蜂,告诉红小兵可以去采叶,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80年代后,国内赤眼蜂研究工作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被纳入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计划。然而直到今天,正式登记的松毛虫赤眼蜂只有三个产品。这主要是因为赤眼蜂防治成本较高,一般小种植户难以承受。

赤眼蜂防治害虫有很大的优点,首先它属于生物防治,本身就比化学防治具有很高的优越性;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甘蔗螟虫等钻蛀性害虫时,赤眼蜂会找到螟虫虫卵,将蜂卵产在螟虫虫卵中,将最难防治的钻蛀性害虫杀死在摇篮中;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甘蔗螟虫已经成为直接用于生产面积最大、防治害虫对象最多、效果最好的生物防治措施之一。

随着当前化学农药饱受诟病,IPM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强调以生物的、生态的方法为主,天敌的研究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利用赤眼蜂成功防治的农林害虫达60种之多,而且防治成本低,防治玉米螟虫时每亩仅需1.2元。逐步开发赤眼蜂的寄主范围,扩大其应用领域,将是科研工作者以及企业的重中之重。 (江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物防治 甘蔗 病毒 寄生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