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赤霉病防治应加强监测


□本报记者江华

病源不可控

当前正值黄淮和华北麦区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由于2012年病害特大流行、常发区菌源基数高,主产区品种抗性差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较往年偏重发生。以安徽省为例,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约2400万亩,预计需防面积约3000万亩次。针对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问题,记者采访了小麦病害专家、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万权副所长。陈万权研究员表示,防治小麦赤霉病切勿乱用药,预测是防治关键。

陈万权表示,在南方稻麦两作区赤霉病病源广泛存在于水稻、玉米、棉花等秸秆中,在这些作物秸秆中越冬,翌年当温度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发生,温度和湿度高度吻合时就会大暴发。在中国北部、东北麦区病菌能在麦株残体、带病种子,或其他植物如稗草、玉米、大豆等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囊壳越冬。无论在南方麦区还是北方麦区,小麦赤霉病都是常年存在的,不可能做到完全杀死赤霉病病源。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当遭遇连续三天以上的阴雨天气并且在气温回升后很容易暴发。

预测是关键

陈万权告诉记者,现在在小麦主产区流行一种打“保险药”的方法,就是在抽穗扬花前,喷施如多菌灵等保护性药剂预防,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他不赞成这种做法。“保险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赤霉病发生,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赤霉病暴发,并且多次用药会影响小麦的品质,使小麦残留量增加。

陈万权建议,科学防治小麦赤霉病,应从最基本的科学研究做起,研究赤霉病发生规律,并结合短期天气预报,做好赤霉病发生预测,基层研究人员随时监控发生动态,将数据汇总后统一研究分析。由于品种和地区差异,导致小麦处于不同的生长期,也要结合风雨和气流做好提前防治。此外还要加大抗性品种的研究力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赤霉病 小麦 品种 预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