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防马铃薯病虫害需长期用药


    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其上病虫草害的用药量也逐年增大,其中晚疫病、早疫病、蚜虫等都可能对马铃薯的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全国马铃薯主产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在60%以上,且由于多年连茬种植,病菌群体的变异会导致品种抗性减弱。马铃薯晚疫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我们无法控制天气的变化,只有做好防治工作才是首选之道。

播后苗前管理

    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约30天左右,这段时间内,由于播种方法、杂草滋生、表土板结、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出苗迟早和整齐度不一。等基本齐苗后,及时查苗补苗;检查缺苗时,应找出缺苗原因,如薯块已腐烂,应把烂块连同周围的土壤全部挖除,以免感染新补的薯苗。
    播种后20~25天苗将陆续顶膜,选择晴天及时放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
    在现蕾期和开花期集合中耕培土,人工除草两次,或用化学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2000~3000倍液、10.8%高效盖草能乳油1000~2000倍液防除禾本科杂草。
    露地种植的结合第二次培土,追施氮、钾肥;地膜覆盖种植的可喷施2~3次多元微肥。
    结合追肥、除草分别在现蕾初期和开花初期各培土一次,以防块茎露出地面。
    在现蕾开花期,对有徒长趋势的田块,这个时间段采取适当的化学药剂防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亩用15%多效唑20~25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控制徒长。

苗期病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出苗至开花期是黑胫病发病最明显,也是防治最佳适期,田间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销毁病株以减少病源,同时结合用75%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SC400~600倍液,20%噻菌铜SC5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在6月上中旬喷施10%啶虫脒 EC3000倍液和40%克毒宝(吗啉胍・烯腺嘌呤)SP预防病毒病。
   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是马铃薯上的毁灭性病害,必须提前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后以化学药剂控制为主,结合田间发病调查和预报技术,利用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80%代森锰锌WP5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1000倍液、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WG6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3000倍液、72%霜脲・锰锌WP600倍液等进行田间喷雾防治,为了防止或延迟抗药性的产生,最好多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在马铃薯生长期的虫害主要以蚜虫为主,蚜虫以极大的繁殖力迅速布满叶片,使叶片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使叶片出现卷缩、黄斑或全部枯黄枯死等症状,同时导致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可用2.5%高效氯氰菊酯EC10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EC1500倍液、10%啶虫脒EC3000倍液、20%吡虫啉SL4000倍液、4%阿维菌素・啶虫脒 EC2000倍液等在蚜虫为害期进行喷雾防治。

收获及后续管理

    采收前若植株没有自然枯死,可提前7~10天割秧,以便马铃薯块茎后熟,表皮老化防止擦伤,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菌通过病叶病茎侵染薯块。收获后及时进行晾晒1~2天,促进薯块表皮木质化,可防减轻贮藏期干腐病等病害的发生程度。
    在分装、运输、贮藏过程中,应注意轻放,以防碰破薯块。要严格挑选,剔除病薯。同时要注意防冻、防晒,避光贮藏防止薯块变绿。
    贮藏冻土层以下的地窖,深于冻层。可在马铃薯入窖一周前用40%多・溴・福WP200倍液、20%噻菌铜SC100倍液对窖体进行喷雾处理,可减缓窖藏期病害的发生。窖温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
其他注意事项
    注意农药使用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防护:在浸种处理、毒土配置等技术使用上,一定要戴上橡皮手套等防护工具,防治裸露的皮肤直接与药剂接触。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农民和当地植保部门的重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要密切注意技术人员提供的预报信息,防治过程中喷药务必细致,尽可能做到叶片正反面都能喷到药。
    对马铃薯癌肿病和马铃薯甲虫等检疫对象及马铃薯黑胫病、环腐病、青枯病等“限定性非检疫有害生物”,相关部门要加强检疫,防止局部发生或新传入的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江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喷雾 马铃薯晚疫病 出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